毕业季碎碎念
毕业综合症,我想……是一年前(大三下学期)就已经开始了
面对未来的路,感到迷茫与不安
考研、考公、求职……哪条路才适合自己?
没有人告诉我答案,更没有找到相关的书籍去跟随智者的思维去思考
想来也是,世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只有自己清楚自己的路应该怎么走
最终自己一个个尝试过,才明确了方向
在短时间内去尝试走几条不同的人生道路,虽然很累,却也足够踏实
经过实地尝试,综合分析才能思考得更全面和深入
考研意向是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
备考是在疫情期间进行的,先是将专业相关的书籍啃一遍
理论还算可以理解,但第二本关于心理学研究与实验的书籍却很难攻克
才发现曾经对心理学感兴趣,纯属是一些实验和研究结果与自己有交点
让自己更加理解自己,并且认同自己
再加当时英语四级考了两次没过,学英语的自信心有所被打击,考研英语难度更大
以至于心里有种心灰意冷、力不从心的感觉
慢慢的实际与计划没有同步,考研也就暂且阁下了
求职的过程,总是布满靳棘
大三下学期的实习开始有意识地去为此做些什么
比如主动跳出了校内实习的舒适圈
一个人到北京去找了实习公司
体验到了北上广大城市的生活节奏
也因此丰富了自己后来的求职简历
从北京回来,就大四了呀!
大四的开始是凌乱的,实习报告、毕业论文、做简历、找工作等,其间隙还开始怀恋这校园的点滴
不同以往的领书与上课两件事,是两天内无法完成的
后来发现,大四其实是校园生活向社会生活转变的缓冲阶段
学生时代的压力来源于非常具体且纯粹的,考试通过即皆大欢喜;而走到社会,肩负的责任数不胜数,家庭的、伴侣的、自己的、工作单位的、社会的等等,一连串鸡皮蒜毛的小事连结起来,即使每件事你都知道如何处理,但就是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在等着你去做。
以前家人或者老师都讲过,但我们从来体会不了,听过也就罢了
大四开始,内心对师大校园的不舍也日益浓烈
开始倍感珍惜在师大的每一天
去做一些之前想做但一直没有做过的事情
比如带家人来桂林旅行、在师大走走
一转眼时间来到了11月,学校的双选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简历依旧用的是大三下学期课上做的
投出去的简历总是石沉大海
后来在无数次失败之中修改简历、补充证明材料
终于有了回响
不断收到各个单位和企业的面试筛选通过短信
我紧紧把握住每个机会,无论是线上线下还是桂林南宁或是广州
我好像一直在一味地面试,换来的只有身心俱疲与麻木,摸不清面试与笔试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曾经两天内在三座城市之间穿梭

例如类似烟草局的单位,几乎等于过独木桥,1/600的竞争压力
我都一股脑地去参加了,换来的只有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即使舍友劝我别去,都是内定好的,只是个形式而已
但我不信,21世纪了怎么还会有这种事情,况且第一次为了面试邮政去南宁,尝到了甜头
后来屡战屡败,感到绝望,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发誓最后一次为了这些笔试或面试跑南宁,已经是1月9日了
当时物产投资集团的笔试与南宁师范大学的双选会冲突
我无法分身,只好拖同学帮忙投递简历
整个求职过程都是冲突,咱也觉得诡异

但我的坚持还是有用的,起码在自己濒临绝望的时候,1月9日那场双选会上同学帮我投递的简历有了回响,当时已经是寒假在家,我充分准备了那场面试
寒假回到家后,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一扫往日的焦虑,开始去思考面试的真正目的,开始调整心态
奇迹终于发生了,一开始是拿到了正邦集团的offer,我激动得不得了
HR声明了前期需要到养殖场饲养猪和铲猪粪,我也乐意
老妈听了笑话我,老爸听了嫌弃地说:咦~读这么多书出来去养猪,笑死人哦
但我还是很开心 ~ ~
就在寒假开始那段时间,感觉自己的命运开始好转
先后拿到中国邮政、正邦、桂林银行、牧原集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卫生学校的offer
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想了很久,去大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想不通,一直拖着
3月份,答应到科大附卫去实习熟悉岗位
开始了社畜的生活,租房、上班、柴米油盐等
也是让人感到头大,虽然岗位工作任务很少,时常想这是不是世界上最轻松的工作呐
但一连串的事情压得令人喘不过气
先是毕业论文,当时无头绪,一股脑选了个川先生所在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开始写
最后被指导老师一个个否决
一开始选了一个自认为比较权威比较负责任的老师的后果是……
当别人都已经定稿了,你们组依旧在大改当中
总之3/4月是被论文折磨哭过几次,当然这其中也有工作上的无助感
论文搞定后是团支书工作、买房装修等事情
房子看了一天就交付定金了,当然心里不踏实,跟买白菜一样
自己在一个礼拜内看了一本相关的书籍并且在下班时间去看了几家楼盘,心里才有个底
团组织关系的转接以及各种资料的填写让我这个团支书每天在班级通知群里刷屏也实属无奈的
如今,终于从毕业综合症中走出来了,有了自己对这一系列的见解
最近又是高考查分的季节,老师姐的感悟:高考填报自愿请首选大城市,因为大学生这个身份在社会上还是能受到优待的,特别是学校与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系列活动你都有机会接触到,你选的大学所处的城市大小决定了你大学四年里能接触到的面有多广,别等到毕业了再去选择去大城市拼一拼,实际上当你毕业,当你成为社畜,社会给予你的机会就开始减少了,犯错成本也随之提高,大城市里打拼的你能接触到的是所有社会大众都能接触到的东西,无依无靠,唯一留下的理由是攒钱。白嫖到底的法则是:大学选择大城市,工作了选择相对适合自己的城市。
害!恭喜毕业。
回首四年,大一大二是最诗意且充实的,生活作息规律,阅读习惯一直在线,上课内容也是实用主义以外的;大三开始,被专业课塞满了,开始减少了阅读量,人也开始变得现实些,值得一提的是大三这年遇见了川~大四更是早早地筹备找工作,一头扎进了社会的热浪里。
202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