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十五)——尾声
之贤与忠赫在人生的旅途中短暂相遇后又匆匆别过,两人都重新回到了各自的轨道。
之贤的工作进展地很顺利,除了创作电视剧还开始接电影剧本的工作,她终于过上了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看书、写字、出去旅行、收集资料。忠赫依然忙着自己的公司,偶尔他会找之贤,两个人现在可以像朋友那样坐下来聊天。
忠赫家里催着他相亲结婚,他很排斥,还流露过随便找个人结婚的念头,这当然是他被逼急了才说的话。忠赫很清楚他是会再结婚组建家庭的,这是他个人的需要也是家族的需要,像他这样倔强、对自己高要求的人,怎么会随便结婚呢,必定是要找自己爱的人,只是这一次他应该会学乖,在感情上不再盲目自信。强扭的瓜不甜,哪怕是他这样的男人。
之贤最终还是和康旭在一起了,编剧对之贤的宠爱显而易见,一意让女主冲破世俗的束缚,事业、感情都称心如意,徒留深情高富帅独自黯然神伤。
《火花》是一部2000年左右的韩剧,即使放在20年后的今天来看,编剧下笔也非常大胆且容易引起争议。
本剧的立意其实还是比较清晰的,作者借着一个都市情感故事,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想要追寻自我,却备受打击、孤立无援的艰难处境,在世俗中经历种种,苦苦探寻,勇敢做出选择,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
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有个困惑,编剧为何要把之贤和康旭的相遇安排在两人都有结婚对象之后,这固然是为后面的剧情发展创造条件,但是这样的设置,让人物在道德上有了瑕疵,也会让一些观众忽略了本剧真正的用意,而集中炮火在“出轨”上,认为这是一部三观不正的剧。
直到有一次看到李安在某电影宣传期间的一段采访,他这样说——“这是对观众极限的一个挑战,也是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一个游戏,但拍的时候我们没有想太多观众,而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解剖自己的极限,探讨的极限,到了极限你才会有新鲜的东西出来。”
李安的这段话,正好解答了我的疑问,本剧意在表现女主之贤的自我探寻,编剧把人物放到了一个道德的灰色地带,是一种向下拽的力,更能展现女主后来与环境、自我抗争时的勇气与决心,是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一种探讨,更能激发观众的思考。
外遇最终克服传统伦理道德,击败普世价值观而修成正果,这个结局在现实中也许不算少,但在电视剧中的确是比较少见的。编剧一定预料到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不理解与不接受,但还是坚持这样安排,很大可能是要维持整部剧反传统的基调,这与之贤这个人物在剧中始终保持自我、与世俗对抗的设定也是一致的。
回想本剧开头,之贤与康旭在泰国偶遇,一见钟情。剧的结尾,两人各自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后,决定重新在一起。其实无论之贤和康旭最终是否一起,结束不合适的婚姻,总比在相互消耗的婚姻里困一辈子好得多,这世上同床异梦的夫妻已经很多了。编剧绕了这一大圈,难道是想要说之贤与康旭才是真爱吗,我觉得恰恰相反,这不能算是本剧的结局,编剧只是给了之贤与康旭再来一次的机会,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有一些生活经历的观众会比较容易看出,康旭与之贤重新在一起看似圆满,但前路还是曲折的。他们如果只是谈恋爱倒也罢了,要是结婚的话,很多问题摆在面前。
康旭与前妻敏晶有一个女儿,这意味着他们的关系这辈子都是无法分割的,之贤敏感倔强自我的个性,难以想象怎么去当别人后妈;康旭对父母、兄弟、子侄的照顾,大家庭小家庭掺和在一起,边界不分,也会影响他与之贤的生活。
这些才是生活的真实,在激情褪去之后才会显现出来,这就不在本剧的讨论范围内了。
当之贤从忠赫家里挣脱,重新回归热爱的写作工作,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本剧真正的、也是最好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