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跌坑记之二
人生总是从一个坑里爬出来,再跌入另个坑的——这是理想状态,实际情况往往是,可能同时身陷多坑。
比如我。
近半年深陷布坑。尽管写下这篇日记时,已有所收敛,最后一次买布是半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能够自己做衣服一直是我的梦想。大概从过年前一些些时间开始,付诸行动。
开始学是从今年过年长假最后一天。刚开始是为了给娃娃做衣服。众所周知,买娃一时爽,养娃泪两行。虽然尾单衣服便宜,但是架不住款式多且人喜新厌旧。而且娃娃行业有个奇怪现象:娃娃本身品质是有保证的,层层质检把关,但是官配的配件衣服却质量堪忧。如果说娃娃被衣服染色,还是因为娃娃本身材质容易受染甚至沁色,那么衣服静电勾丝脱线就纯粹属于缝纫和材质问题了。另外,我不喜欢万事皆可魔术贴,它容易扯到娃头发和其他材质的衣服,还异常硬,手感很不好。我喜欢纽扣、系带、揿钮、拉链等等真人衣物常用配件,面料上则倾向于天然材质,棉,麻,羊毛。
于是我开始看布和手工视频,体会如下:
1.比起娃娃成衣,布料真便宜——当然后来我会对布料的性价比有更深刻感叹。
2.学新东西还是要系统性地学。
先说第二点,现在网上真的各种信息学习资源可以说是十分丰富了。但我可能比较老派,以我读书时代养成的自学经验,还是喜欢老老实实啃基础书籍,先把基础打牢,结合实践,循序渐进。可能是我找的线上资料不得法吧,总之看很多手工教学视,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后来我发现最初我遇到的问题、从而很零散地去网上找解决视频或方案的答案,买一本最最基础的缝纫书,就全在里面了。
这里插一个题外话,期间有一阵我陷入了买缝纫类书的坑里(只是缝纫和剪裁,不包含拼布藤编钩针编织珠串皮具黏土等等做其他小手工的),迄今买入的书,厚度近六十厘米,哈哈哈。这最后止于我买了套电子版书籍,里面应有尽有,包含包帽子各种日常布衣还有一些其他手工基础。其实除了服装款式可能随着时代会有缓慢变迁,其他手工类物品式样和制作方式都异乎寻常稳定,足够使用,所以便歇了继续买书的心。
说第一点,因为这个是前面提到的布坑重点。其实正价布料对于初学的我而言,还是贵的,因为学习过程中,会做失败而难免浪费。于是我找到了好东西--刀口布。娃衣特点是,对布料大小要求低,对布料花色种类要求尽量丰富,于是刀口布正合适。我前后大约买了一百多刀口布,大部分很好,并且正是它们,教会了我对不同材质布料的车缝手感,洗涤,适合的款式等等等等的经验。并且,因为实在便宜而量大(十五元四斤或五斤包邮),目前这些刀口布仍未用完一份(从不同店家处购入共五份左右)。后来我还用这些刀口布做过缝纫工具包,枕套,小挂件,帽子,桌布,餐垫,袖套,小门帘,发夹等等人用的物价,不一而足,总之非常好用。
开始大量买布,是因为开始转而给自己做衣服,当时我基本没有合适的春秋季长裤,于是琢磨干脆自己做吧。因为有之前做小物件的基础,在失败了两条之后,第三条终于成功——它现在是我最常工作日裤子。
后来无意间刷到一家淘宝直播间,咳。只能说比起娃衣,布料和人的成衣的差距,才是真正的天堑(尽管一件衣服的成本不仅仅包含面料)。况且现在衣服款式不论,材质越来越谜,混纺非天然面料占了多数,即使比较有名的快消类服装也是。纯棉和亚麻实际上属于中低档天然面料(可能因为纱支和加工好坏也有比较高档的类型),却成了难得的卖点而被抬高整体衣物价格(在这里吐槽下某宝一些原创店铺,款式真的天下一大抄,模特请的蛮好看然而基本上是低于平均水平的瘦,照片选景调色甚至文案非常用心……然而这些统称就是广告费在燃烧,羊毛出在羊身上)。之后我也领略过丝绸羊绒面料的价格,说真的比起让人敬畏的成衣价,布料价简直让人泪奔(我不喜欢真丝,对羊绒却很喜欢)。
然而买布如山倒,做衣如抽丝,性价比再高也架不住堆不下了……所以目前处于暂时收手,好好定下心做衣服(消耗布料)的过程。
收获也有,首先学会了做自己的衣服。目前解锁清单:春末/极夏/初秋的裤子,夏天居家上衣,防晒服,春秋长袖打底衫。
我从四年前开始夏天穿纯亚麻衣服。但亚麻衣服价格不菲,即使尾单也一百左右,且年年涨幅十分之一(我比较认准一家店铺,品质稳定)。我一直很想夏天的家居服也换成全亚麻,但是止步于价格(虽说一套可穿好久)。但今年实现了纯亚麻居家服自由。连亚麻床单也自由了(夏天我又把它对折作为盖被,一物两用极简了)。这些都是用刀口布做的,
其次,随着学做衣服,会顺便了解一下服装纺织行业(所以才有底气吐槽这个行业暴利),会蜻蜓点水了解一下服饰搭配,尤其色彩学。买衣服包包鞋子容易和消费主义挂钩,但是我个人认为,就是因为去了解这些行业,了解它们的一些制作过程,甚至自己学一点缝补基础,才能更好地识破其中商家下的消费主义钩子——例如对于商家吹嘘的用料如何考究华贵,就能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上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