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净值人群财富规划系列|房产传承隐患:多年积攒的房产只剩三分之一

首发于公众号「尹娜」,本文为「尹娜」的第 189 篇原创
有些父母为了给子女规划婚前财产,或是规避未来可能的遗产税,会在子女婚前,将房产过户到孩子名下。
但这样操作存在两个风险:一是孩子婚后发生房产置换,没有保留好证据的话,可能会与婚后财产混同;二是孩子万一不争气,卖掉房子败家。
想要规避孩子婚后卖房的风险,可以由父母联名持有,比如父母持有1%,孩子持有99%,将来孩子卖房需要父母签字同意,同时99%的资产实现了婚姻财富隔离。看上去两全其美。
但下面这个案例,却警示了这样操作的风险。

一、案例
网上有这样一个案例:
周女士是北京人,婚后生了个女儿,因为老公家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她与前夫离婚,独自带女儿生活。
周女士离婚后没有再婚,她孤身奋斗多年,积攒了不少资产,她在北京朝阳公园到工体附近置办了七套商铺。考虑到将来孩子要结婚,以及可能出台遗产税等因素,周女士想提前安排,将房子传承给女儿。
但考虑到对房产的控制权,她怕女儿以后不争气,万一背着自己偷偷卖掉挥霍,于是采取和女儿联名持有的办法,每套房子的产权证上都是周女士自己占1%,女儿占99%。
这样女儿不能偷偷卖房,而且99%的房产都属于女儿婚前个人财产,将来要交遗产税,女儿也只要交1%的额度。
周女士的女儿在上海读大学时认识了男朋友,男朋友家庭条件很差,周女士虽然不同意,但是最终拗不过女儿,没有办法,在女儿结婚前,又帮小两口全款买了一套深圳的房产作为婚房。
但没想到,女儿结婚一年后,在一次交通意外中身故。失去唯一亲人的周女士还在悲痛中惊醒,自己多年打拼的8套房产,99%的价值都在女儿名下,而女婿、前夫都是女儿财产的合法继承人。
虽然在后来的法院审理中,法院在考虑到这些房产全部是周女士辛苦挣下的,且又失去了唯一能够赡养自己的亲人,酌情考虑给周女士的份额多一些,但多年的辛苦终归“白白便宜”了两个以后与她毫无关系的人。

二、风险分析及对策
周女士在女儿婚前安排房产赠与可以规避女儿的婚姻风险,因为婚后的赠与,如果没有专门的赠与协议,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但这种安排也是“治一经损一经”,光考虑了自己怎么传给女儿,天有不测风云,周女士没考虑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极端风险,没想到女儿怎么再传给自己。女儿身故后,自己多年打拼的财产,属于自己的部分只剩下1/3。
如何才能更好的传承呢?
01 配合遗嘱传承
周女士在将99%的房产过户给女儿的同时,可以要求女儿设立公证遗嘱,明确妈妈(以及自己的子女)为唯一的继承人,规避继承风险。
但让这么年轻的孩子设立遗嘱,确实有点奇奇怪怪的感觉。
周女士也可以将房产放在自己名下,自己设立遗嘱,明确房产由女儿个人继承,帮她规避婚姻风险。但这种办法又规避不了遗产税。
02 配合保单传承
不建议以房产为主要甚至唯一传承工具。房地产市场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相关,价值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也受房产税影响。
如果周女士能适度减少房产比例,将一半房产变现,购买保单,就可以大幅减少损失。
第一种方案是:周女士以自己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购买大额寿险保单,设置女儿为身故受益人。
寿险保单就是身故赔偿,周女士百年之后,女儿作为受益人领取的身故赔偿金,既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又不属于遗产,即便有遗产税也不影响。
女儿作为受益人意外身故,不影响周女士作为投保人掌握保单价值的权利,失去亲人的周女士,可以在年老时退保,将保单价值作为养老资金。
也可以不退保,在亲戚中找个可靠的后辈赡养、照顾自己,找到后可以把这个后辈设置为保单受益人,有这样的经济补偿,找个靠谱的人肯定不难。
寿险一般有2-3倍的杠杆,比如50岁女士,每年交650万保费,交3年,一共2000万元保费,就可以撬动5000万元保额,比贷款买房来传承都有更大杠杆。
其实更周全的方案是,周女士用一半资金购买寿险,另一半资金给自己购买养老年金保险,都设置女儿为身故受益人,遗产税和女儿婚姻风险都可以规避掉。
万一女儿发生不测,自己的养老资金充裕,而且大额的年金保险可以对接养老社区,即便不住养老社区,找个靠谱的人来担当“寿险身故受益人”也容易。
还有一种方案,是以孩子作为被保险人买增额寿险。
娜姐有部分客户,现在孩子十多岁,他们采用增额终身寿险给孩子规划婚前财富。增额终身寿险和前面建议周女士买的大额寿险不一样,它的保额前低后高,逐渐增长,而且现金价值高、并且稳健增长,也适合作为财富传承工具。
周女士做投保人和受益人,女儿做被保险人,女儿结婚之前,将投保人变更为女儿,保单价值就成为孩子的婚前个人财产,不必担心婚姻风险和遗产税。由于周女士是身故受益人,女儿发生极端风险,身故理赔金直接给周女士,没前夫和女儿什么事儿。
但这种方案防范不了女儿退保挥霍的风险,需要对孩子有正确的金钱观引导。
更彻底的方案,是保单+信托,将财富(保单受益金、生存年金和其他保单外的资金)交给信托公司来打理,自己和女儿都作为受益人每年领取年金,保障富裕生活。既无需担心遗产税、女儿婚姻风险,也可以防范女儿发生极端风险导致财富外流。
娜姐结语: 也许一生都风平浪静,也许明天就有意外发生。别让你的安全感,配不上你的财富。
- The End -
推荐阅读: 所谓的婚前个人财产,最后80%变成了夫妻共同财产 高净值人群财富规划系列|儿子即将结婚,如何做好为他护好家庭财富? 父母离婚,给孩子买的大额年金险能分割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买寿险有哪些注意事项? 45岁妈妈:儿子有了女朋友,我偷偷“留了一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