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晋北古建游笔记完整版
九天的学习之旅,记了些笔记。 我完全是边听边记,然后在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路上整理一下。我对古建及当地的历史都很不熟悉,古建又有不少专业术语,如果有错漏的地方都是我的问题,和老师无关。
晋行笔记三(司马温公墓、太阴寺、汾城古建筑群、牛王庙、辛村玉皇庙)
这一路被老师塞了无数资料!我感觉老师的原则就是:我不管你们读不读,但是万一你想深入点了解,你就得看读权威的研究结果。
营造法式
首先,要了解中国古建,就绕不开《营造法式》。当我跟他提到李乾朗的古建普及书《穿墙透壁》时,老师显然觉得这本书太浅了不够学术,转天马上给我们推荐了五本书。并且说《营造法式》和注释一定要读经典本,繁体字。
他说这些书要当字典用。所谓当字典用,就是带着书去看古建,边看边对照。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带着纸笔去,坐在那里慢慢画,立面图剖面图各种图。画个七八个金元时候的古建,用两年时间,能把这些书吃透。更好的办法,是自己做模型,这样就能把榫卯构造搞明白。
有人说完全没基础怎么办,他说全没基础就从《营造法式》解读开始读吧。最重要还是画……这就是个手艺活。如果不动手不吃透,永远只能以很外行的角度泛泛地看。
我对老师的画功是很服气的!他的笔记整齐而工整,测量图画得太漂亮了,可惜不能发。
他推荐的关于《营造法式》的书是:
旅途中提到的资料
第一天:
永乐宫
提到了有关元代宗教集团的分析,老师推荐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王锦萍教授的著作《In the Wake of the Mongols》
讲永乐宫搬迁的纪录片《神宫搬迁记》,B站有
第二天
解州关帝祖庙
荷兰汉学家田海的《Guan Yu, The Religious Afterlife of a Failed Hero》
秋风楼
第三天
司马温公墓
因为提到古建筑和考古密不可分,老师又顺便推荐了宿白先生的《白沙宋墓》
太阴寺
说到山西乡村社会的水利关系,推荐韩茂莉教授的著作《十里八村》
提到赵城金藏和雕版印刷,推荐
汾城古建筑群
说到古建上的琉璃,推荐了柴泽俊先生的《山西琉璃》
第四天
广胜寺
《中国营造学社会刊》五卷三期中林徽因先生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王锦萍教授的著作《In the Wake of the Mongols》
第五天
晋祠
还是林徽因先生的《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
李晓杰主编的《水经注》校笺图释: 汾水与涑水流域诸篇
Tracy Miller《The Divine Nature of Power, Chinese Ritual Architecture at the Sacred Site of Jinci》
永乐宫观妙入真大展
线上看展:http://ylg.shanximuseum.com/guide
第六天
路上闲聊到科举制度,老师推荐了:
何炳棣先生写的《明清社会史论》
李中清写的《无声的革命》
以及忘了聊啥老师推荐的这些书:
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
成寻 / 王丽萍《新校参天台五台山记》
沈艾娣《傳教士的詛咒》
第七天
云冈石窟
水野清一和长广敏雄的《雲岡石窟 西暦五世紀における中國北部佛教窟院の考古學的調査報告》
宿白先生的《中国石窟寺研究》
《中国石窟·巩县石窟寺》中陈明达、莫宗江两位先生的《巩县石窟寺的雕刻风格及技巧》和《巩县石窟寺的雕凿年代及特点》
《犍陀罗石刻术语分类汇编: 以意大利亚非研究院巴基斯坦斯瓦特考古项目所出资料为基础》
华严寺
刘翔宇的论文《大同华严寺及其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知网可以下。
第八天
应县木塔
路途上说起古代地理,老师又推荐了:
严耕望先生的《唐代交通图考》
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图集》
岩山寺
收在傅熹年先生的论文选的文章:《山西繁峙县岩山寺南殿金代壁画中所绘建筑的初步分析》
第九天
韩朝建的《寺院与官府》
韩晓莉的《被改造的民间戏曲》
不知道有谁一路耐心读到这里并且把这些书纳入你的书单的,祝阅读愉快~~再强调一下,这个系列完全是笔记,所有的心得和成果全是老师的,我只不过尽我可能记录和整理了一下,其实还不到老师说的三分之一,主要是对自己的旅行有个交代,如果对大家有用就更好了。这一路学到很多,真是对老师佩服极了,再次深深感谢。
小克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从费城出发,遇见春日绝美花园 (91人喜欢)
- 海外的中国珍宝——宾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 (77人喜欢)
- 和狄更斯参观了同一个地方 (10人喜欢)
- 可可爱爱,妙想天开 (80人喜欢)
- 流落美国的北京智化寺藻井 (14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