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厌女/上野千鹤子
看到B站一位up主推荐这本书
说“作者后记写到,我也知道你们可能会觉得我很烦,阅读这本书的体验不会太好。因为整本书都在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我都觉得自己很烦,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就算很烦,我也要不停地说,如果哪一天我闭嘴了,说明这个社会就已经很好了。”
当下就觉得,这个作者也太有个性了吧
立马就被种草了
看完之后才更能理解作者的这句话
厌女就是弥漫在整个社会的一种隐形情绪
不管你是男是女 是父亲是母亲 是小孩是大人
也不管你是什么职业 什么年龄
甚至有时候你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还存在着“厌女”的情绪
司空见惯到已经被忽略
整本书里 作者用实际案例的形式对各种类型的厌女症进行了阐述
有“母亲与女儿的”“父亲的女儿的”“同性恋的”“儿童性侵者的”等等
然后才会发现
原来“厌女”的情绪这么普遍
原来我也存在着这种情绪么
想想真不可思议
明明自己就是女性 却偶尔存在着“厌女”的情绪
在被揭露之前竟然都没有发现
作者在文中写“在性别二元制的性别秩序里,深值于核心位置的,便是厌女症。在这个秩序之下,无论男人女人,无人能逃离厌女症的笼罩。厌女症弥漫在这个秩序体制之中,如果物体的重力一般,因为太理所当然而使人几乎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是啊 太理所当然了
就像妈妈总是被要求顾家 女孩被要求听话 爸爸不照顾家庭总有借口 而孩子总是妈妈的责任
职场里,女性因为年龄和婚姻状态被分档
出了事情总有人说 肯定是女司机 或者是 要是招的是男人就好了
明明男人掌握着整个社会的话语权 却还总是觉得自己是付出过多的那一方 还有那么多女性很会站在男方视角替他们辩护
所以会有厌女的妈妈,厌女的女儿
其实都是因为在这个社会里,男性获得一切太过于理所当然了
作者还有句话大概意思是,厌女有时候成为男性划分界限的一种标志
要想我承认你属于我们这个圈子,你就得做点什么事情得到我们的认可,或者在某些事情上达成共识
而男同性恋之所以也被男性所厌恶,是觉得他们破坏了男性的统治地位,不该屈服
想来也是蛮可笑的
但这就是现实社会
译者用一句中国俗语就道破了厌女症的本质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裳”
是啊 兄弟是不可以割弃的 而女人是可以交换 可以轻易丢弃的物品
“厌女症,简单来说,就是女性的自我厌恶,以及男性对女性的蔑视。”
所以女汉子也是一种自我的厌恶
对女性身份的排斥往往也有着厌女的情绪
之前很想不通的是 为什么男性也是有妈妈的 也是有爱人的 还会这么厌恶女性
为什么有些女性明明身为女性 却始终站在男性角度对女性进行批判
因为双标
因为标准不一样 所以女性的地位会随时变化
母亲是圣母一般的存在 而有些女性则是娼妇般的存在 甚至只是工具
但也不能说只要是作为男性都会想的这么龌龊
而是性别本身 就使得男女在这个社会面临的太不一样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一个完全没有厌女症的社会
从意识到厌女开始就知道自己并不可能会改变这个现实
但至少,可以努力做到尽量客观
作者还有一句话是,“女性主义者就是自我意识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斗争的人。”
是啊,这世上存在的大多还是你我这般普通人
生活在一个早已写满规则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