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他人,取悦自己
尊重他人,取悦自己
天生就不太擅长跟人打交道,这是我从小就有自识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面对陌生人,无法开口说话。对的,一想到要跟陌生人接近就已经觉得压力山大,要主动去开口说话那就更是难上加难,首先会在心里把自己那些用于与人类寒暄的贫瘠的词汇摊成一堆,挑挑拣拣好不容易凑足一句话,往往是“今天天气真热”、“今天天气真冷”、“你也是第一次来吗”、“这里有人坐吗“。接下来就开始根据对方的长相打扮揣测对方会有怎样的回应,“他(更多时候是她)会不会不理我”、他会不会很冷漠、他会不会赶时间、他是不是在等朋友……好不容易说服自己:又不是原始社会,主动搭话有被对方用大棒子打昏拖走的风险,话不投机大不了走人。话到嘴边,又在细节层面开始了各种犹豫:用稍显低沉的男低音开口会不会显得沉稳些,走到他右边露头说话会不会显得不那么突兀,声音要在鼻腔共振会显得比较温和又能让人听清楚……不擅长跟陌生人打交的后果可不只是交不到新朋友那么简单,记得小时候好几次坐公交的时候,司机问xx站到了,有人下没,因为自己不敢开口大声说话回应,只能等到有人下车的时候才一起下去。
面对熟悉的人,很难交心。亲人、同学、师长从记事开始就一直陪伴在左右,每天都见面,每天都交谈,可对我来说也很难交心,具体体现在跟人交谈时窘迫不堪,眼神躲闪;或者无话可说,浅尝辄止,无论亲疏,跟太过于健谈或太过沉默的人说话都让人煎熬,前者于我感觉是警察审问犯人,后者就像是水中倒影的自己。都说语言(也有说眼睛的)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我这扇窗户就是那种高楼大厦安装了“限位器”的,使劲推也就只能推开一点点缝隙,这让我自己都不常得见那颗飘忽不定的心,也让它常年不见阳光。自己给人的印象也一直是不善言辞、不善交际、存在感弱。
可即便这样,还是没法突破自己,让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内心觉得没事频繁主动联系亲朋好友对他们是种打扰冒犯、觉得跟毫无共同兴趣爱好、精神内核的人交流也是一件很累的事、觉得主动表达关怀祝福很是矫情、觉得别人所谓的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对我是种束缚控制,就让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着就好。
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经历丰富了些,心灵鸡汤读了不少,人也磨去了一些棱棱角角,不再把自己人际交往的短板当作自己青春年少的个性,特别是有了孩子后,不希望自己这样的性格特质给她带来不好的示范效应,影响她主动去探索人际交往给人带来的乐趣,我开始从“术”的层面上去探索人际交往的技巧,诸如投其所好,讲让人觉得舒服的话、记得别人的纪念日、定期维护弱关联云云,道理我都懂,可在“道”的层面,还是没法把亲近他人、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意识植入自己的大脑、融入自己的血液,兴许我就是那种生性薄凉的————天煞孤星吗?
哈哈,不管怎样,一把年纪了对于人的包容性还是强了很多,不再单凭感性的认识就去判断人的好坏,自己不去阿谀奉承但不去反感他人凭本事这样做,看影视作品里用力过度的爱情、友情、亲情,虽然不理解两个独立的个体怎么能亲密成这样子,但心里还是会滋生一丝丝的羡慕。但我也明白这羡慕不来,虽然自己身患“人类交往帕金森综合症”(在面对亲密人际关系时震颤手抖、摇头、僵直、行动迟缓),我也得取悦自己,尽可能让自己在感到舒服的前提下去拥抱这个世界,我生存的意义是为了让自己感到快乐,并不是为了让他人感到快乐。
尊重他人,取悦自己,不擅长人际交往,我并不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