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4 玄帝庙——后土庙——真武庙(九龙庙)——高禖庙——抬头庙
D4 玄帝庙——后土庙——真武庙(九龙庙)——高禖庙——抬头庙
又是一大早出门,这里天亮得早,白天也长。做好今天又要在外面逛一天的想法,出了门。
走到城北招呼站,经过昨天已经习惯了随手招车,坐新车站——北午芹到樊村,3块钱。差不多20分钟就到了,按导航慢慢走过去,同样在小巷子的尽头。

前两天的经验就是怕庙不开,近看有村民在门口乘凉,就是一个社区休憩的场所,感觉不错。

不用门票直接进,玄帝庙供颛顼,分为山门,玉皇阁,玄武殿,圣公圣母祠。国六,明朝万历年间竣工。俗称琉璃庙,殿顶覆以当地特色的灰陶琉璃,日光下绿色明黄色,流光溢彩。
玉皇阁外部三层琉璃瓦檐,内里实则两层。告示说二层有壁画游人不能上。外有13根竹子支撑屋顶重量,面宽进深3间。


玄武殿重檐歇山顶,面宽5间进深4椽,同样外有立柱支撑。各个屋顶上布以脊兽,武士,骑凤仙人等。正脊正中有三层楼阁两侧以青狮白象拱卫,往外骑凤仙人,再外侧则有黄绿色鸱吻。

整体规格高,壮美。
出来就准备去后土庙,叫不到车,也等不到公交车,好不容易拦了辆出租车到古垛后土庙。
蓝天,看得见远山上的风车。

看环境仍然在村落内部,一到就发现大门锁着,问村民说绕到旁边的铁门有电话。打完电话等了一会儿,文管大爷就骑电动车而来,不得不说,第一眼看到后土庙正殿感觉整体造型很现代。 正面以黄泥为主,三面青砖,大爷说庙子历朝历代都在重修,并指指说哪里哪里是明代,哪些是后来的。

进庙门发现挑高极高,说是这里因为挑高很高所以屋顶受到的人为破坏较少,更多是自然风化所害。说当时建的时候资金大概不够,导致两侧抬梁数量不一,一侧是两根,一侧三根,明显有一根比较细,并且内部柱子也偏细。


看塑像身上挂红绸,说这里香火还是旺盛的,逢年过节初一十五都会有信众来拜拜。塑像都是新的,仔细一看,还挺符合……的审美的。
出门问香案上的两个字是?说是村的原名,只不过输入法打不出来,就找了音同的两个字“古垛”,想想很多地名就是这样,因为利于传播所以换成了简单的字。雒阳同理。

出门看到对面戏台,明显精致很多,大部分都是清代的,说是最开始是以保护戏台为由申请的保护单位,正殿是顺便保护的。固然戏台用材就更好。大爷一直在说这里是有保护价值没有经济价值,很多设想都无法实现,文管员工资低又要一直待在这里,无法出门,负责的事情也多。本来按规格应该不止正殿和戏台,应该还有东西厢房和钟鼓楼啥的,但是毕竟现存建筑是重修的,其它要重建气质不符,很多东西都是共性,一声叹息。
出门看到路边的建筑,树影掩映下看着还不错。

转头打车回城里,去玄武庙,又称九龙庙 供真武大帝,山西省保。不得不说道教建筑确实依山势而建,位于紫金山麓。



大正午的阳光充足。
出门走了一段路,找到地图上说的公交站,但一直等不到公交,选择打车去高禖庙。
大概1点到高禖庙,门口又是锁着,按部就班找文管员开门,说正在吃饭,就让他先吃饭,我看完自己锁上就行。

不知道平时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
一进献厅就很多鸟惊飞了,原来这里已经成了小鸟们的家。不过也说明可能平时人也不多。
正如抬头庙之于社群的人们而言,高禖庙之于鸟类。
也挺好的,一个场域,总需要有生物居住才显得有活力。人或者动物都行。

厅内杂物中东,东西壁均有壁画。

献厅,单檐悬山顶,上有黄绿琉璃檐。面宽五件,进深三间。正中补间铺作柱头两侧雕象中间雕龙,龙象之气挺好玩的。
再进为正殿,门扇关着,进不去。同样辉煌的琉璃屋顶,正脊中为楼阁式建筑。
出门往外走,大路一个人都没有,好不容易找到商店,问说这里有没有过路车?说早就没了,要一般就是出租车,给了个电话说了进程,等等司机终于回去了。
会线程,想想要去哪里,走着乱逛准备再去抬头庙。傍晚突遇暴雨,大风沙尘四起,去庙里躲雨,和一些退休的大爷一起。


刚才还喧闹的地方,瞬间就被大雨浇熄灭了。外面除了雨声别无其他,里面大爷们换地方继续打牌聊天,这几天被太阳晒得心焦,突然就平静下来了。过一会儿雨停了,露天坝坝里继续打球,跳舞和聊天天。
看着真好,不要及,慢慢走,不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