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削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
作为古代最多产的诗人(乾隆这种假诗人不算),陆游出生的年代不是很好,经历了宋朝的文明繁华,有体验到了落后游牧民族的凶残破坏,“靖康耻”的加持更是让其忧国忧民之心充斥于心。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一生积极入世,却壮志未酬,郁郁不得志!然而心态调整之下,晚年却通过文学创作完成自己的人生救赎!
陆游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家族官员居多,而且官职都不小(爷爷做过执宰大臣,父亲差点也是中央官员、地方大吏)。陆游也是因为家族关系才得以进入仕途。不过可能是因为没能金榜题名不被主流接受,加上也不是特别懂得为官之道,陆游的仕途生涯颇为不顺。一生最大的官也才是皇帝身边的秘书,还是因为他的诗词名气才得来的。实权来说最高峰应该是跟随时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四川宣抚使的王炎的高级幕僚,颇得王炎看重。也就是这段时间他充分实现了他理想的“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理想!而且他的军事主张一定程度上也得以实现。可惜时运不济,因为思想没能跟上当时“主和派”要求,任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秦桧主政,义气书生的“抗金收复河山”理想注定只能郁郁而终!他的“放翁”之号也是因为和诗友范成大之间的间隙比较而生。诗词成就上,陆游毫无疑问超过范成大,但是仕途上和范成大比较起来确实非常悬殊,范成大最高官任参知政事,一生大部分时间也是封疆大吏,堪称国家肱骨!对比陆游可以说不是一个阶层上了!也可能是这个原因,陆游在范成大手下任职时,他表现得特别狂放不羁、甚至不守礼仪!在大家的攻击耻笑下,他用那一句“门前削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算是为自己回怼辩解,也因此成为了他独有的徽号。这首完整“放翁”诗里面是引用了一个古人王章的典故。西汉王章才高八斗,但是一直郁郁不得志而别人耻笑!后面经过努力终于出人头地高居庙堂。心高气傲的陆游借此典故是想提醒那些耻笑他的人和范成大,他陆游以后也会有扬眉吐气的那一天。只可惜在仕途上注定了这只能是一种排解郁闷的空想!
陆游和其表妹唐琬的情感八卦为其赚足了人气,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因为婆媳关系,其母亲不喜欢唐琬,逼的陆游写下休书。但是这个说法也有待验证,我更相信的一种说法是因为结婚陆游沉醉于儿女私情而忘却功名科举,如陆家这种官宦世家老一辈肯定特别保守特别无法接受这点。于是由其母亲出面和陆游沟通,最终结果是牺牲唐琬!事实上陆游也确实是几次应试都没有中举。而且个性上江湖庙堂都传言他沉迷风月。讽刺的是后面娶的妻子倒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和陆游一直白头偕老!当然陆游对其前妻唐琬的眷念不容置疑,写在沈园那首千古绝唱《钗头凤》忍不住的摘录如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还有七十五岁高龄时的两首《沈园》,唐琬要是能再生哪怕再休估计也会选择再嫁,简直情圣了!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最后说下陆游的诗词创作,陆游一生文学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四十五岁入川正式为官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科举不中、为官也基本是靠家族关系做师爷以及一些无关痛痒的不入流官员。个人经历以及成就也是非常浅薄,文学上没有什么产量和质量;第二阶段是仕途阶段,从通判夔州到六十五岁罢官仕途结束。这一段时间他三起三落,仕途低迷中也有部分高光时刻,经历心性上颇多磨练。算的上一个创作旺盛期,这一阶段至今犹存的又2400余首诗词;最后一个阶段,罢官回顾故里,一直到85岁去世,20年时间里创作了数以万计的诗词,退休夕阳红时光却成为了他的创作巅峰时期!也正因此让他名留青史,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更多的是不得不佩服其不屈不挠的坚强心态以及全身心全魂灵的对诗歌的热爱!
陆游创作的诗词很多都表现出一个南宋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悲怆情怀,爱国刚强之心跃然于诗词之上,对我们汉族乃至中华民族来说,数千年时光中传递出一种穿透肺腑、传遍身心的民族大义!他从另一种更高级的维度上配上放翁这个徽号!
© 本文版权归 marionette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