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旅行目的地
查看话题 >阳朔:不要试图去寻找惊艳,只需放平自己

盛夏七月,从广州出发,摇摇晃晃两个小时的高铁到阳朔。睡一觉的光阴,睁开眼时才发现,原来阳朔这么近,如梦初醒。

从小到大,“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就像固定程序,植入脑中。20元人民币的风光,还有课本的加持,让人觉得,不到桂林非好汉。
这两年疫情加上工作忙,那种随心所欲说走就走的时刻,已经少得可怜。每次想出行,要不广州告急,要不想去的城市告急,所以总被困在原地动弹不得。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每逢加班到深夜时,便常唱起这首歌。这首1990年推出的歌,从小便常听到,几乎成为了笼中鸟渴望外面世界的代言曲。

七月初,并非旅游旺季,碰上疫情,阳朔人并不多。即使到了网红西街,在白天也是人流稀少,要到了晚上,人流才从各个民宿涌出来。
成熟。是阳朔给人的第一感觉。成熟的商业街区,成熟的商业景点,无论街区还是景点,都透露着早期旅游景点的气息。餐饮、店铺、手工艺品等,人们也有着一套成熟的接待游客的模式。





西街店铺类型齐全,还有猫的天空之城,肯德基,麦当劳,还有星巴克瑞幸等,都无不在告诉千里迢迢来到这里的人,除了眼前的山与水外,这里就是成熟的商区。

晚上的西街,像人间的欢乐场。揽客的人站在楼中间,手举牌匾拉客。“我们驻唱的小哥哥是西街最帅的小哥哥。”揽客的女孩子说。夜晚的西街,充满着酒精、艳遇的味道。
一到早上,西街却像无人涉足的西部,到了十点多,才偶有人流穿过。

那天起了个大早,从西街步行到附近的街区,沿街几乎都是民宿酒店,人们正沉沉入睡,街上只有当地的人们,挑着担的老妇女,开着摩托车飞驰而过的大叔。
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家桂林米粉,几乎都标着正宗的牌匾,随意挑了一家坐下。店里有拿着相机不间断拍摄的游客,也有带着孩童出门吃早餐的阿婆。店家在门口放了一个电磁炉,食客可自行煮点瓜苗汤。
西街是一个很混搭的地方,路在山脚,人在山中,雾气大时,就像久居山中修道的仙人。可要是往星巴克、肯德基一待,从玻璃窗户望向窗外,山就在窗中,又将你拉回到现实。吃过早餐步行去西街的星巴克,店并不大,两名外国游人在窗边聊天,这种感觉“又仙又欲”。仙在于阳朔特有的环境,山就在你眼前,欲又在于人是完全是在很现代、很人为的环境中。
到阳朔,先到西街,再到遇龙河乘坐竹筏,像是流水线似的行程。

去遇龙河那天,水流湍急,又浑浊。船夫说前一天的雨水太大,水位还未退。从上游坐到下游,将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水摇摇晃晃,人稍不注意就犯困。慢吞吞的,却又不觉得厌烦。这一切,好像都是在设想之内。
以往,每次出行都要搭配好衣服,以好多拍点图片,但阳朔之行,却有一种“只想修身养性”的心情。折叠旧衣服,找的是最舒服的黑色长裙,连鞋子都是挑最舒服的。大脑给阳朔设定了一个程序,到此,身体就要进入休眠的状态。
可事实,确实也是如此。
到了阳朔,不要试图去寻找一种很惊艳,很突破的体验,只需要摊平双手,放平自己。
它的山,温婉矗立,水,缓缓流淌。


民宿依山傍水,景观宜人,好像都能随手拍出好的照片。到了这里,就想把脑子腾空,然后去装入更多新的氧气。



当地人接待游客,也是成熟有序。住的民宿在兴坪古镇,半夜两点想出门吃宵夜,几公里外的宵夜档“专车接送”。从民宿接送到店铺,吃饱喝足,又将人送回来。只要你稍作计划,在这里,完完全全可以当个“废人”。

一直很喜欢沃尔沃的一句广告词,别赶路,去感受路。如果有一天,你也想去阳朔,那建议不要去赶路,就去感受。去感受山水,去感受空气,当所有人都在拼命沉沦、下坠,寻求刺激的体验时,你可以在身边、在岸边、在山脚,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感受一切。因为去到阳朔,即使哪儿都不去,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你最好看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不要错过罗马的夜晚 (8人喜欢)
- 住在阿尔卑斯山脚的小镇 (6人喜欢)
-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 (6人喜欢)
- 当一生与湿气对抗的广东人到了威尼斯 (8人喜欢)
- 在瑞士,第一次看到雪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