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春:熵增诅咒暗门 绝对秩序隐秘

李占春:熵增诅咒暗门 绝对秩序隐秘
提及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些声音就甚嚣尘上——诸如:宇宙不是永恒的,灭亡是最终归宿;反熵增,只能让灭亡来得晚一点;熵增定律,本质是时间定律;“无序”的增加,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等等。熵增法则之所以令人绝望,是因为熵增法则揭示了宇宙演化的本质,它注定了世界命运不可避免的消亡,宇宙万物最终都逃不过熵增的诅咒。
熵增定律是克劳修斯提出的热力学定律,他引入熵的概念来描述不可逆过程,即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是不可逆的。克劳修斯证明了在任何孤立系统中,系统的熵永远不会减少,或者说自然的自发过程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这就是熵增原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许多科学家曾试图制造永动机,以打破宇宙能量的模式,但都失败了,因为能量守恒,每种力量都将在运动中消耗。孤单系统总是倾向于熵增加,并最终达到熵的最大值,即系统处于最乱和无序状态,从太阳地球到人类都将会最终走向灭绝的深渊。所谓:一切都将消失,只有死神永生。
对待以上观点见解,我们应该抱着一分为二的态度和视角。为什么呢?因为事实就在眼前。又为什么呢?因为熵增定律不能反映世界或宇宙的全部,这些都是发生在[相对世界]表面的事实、经验和趋势,所揭示的也不是整个世界或宇宙的规律,或者说所揭示的不是完整世界或完整宇宙的规律。熵增所引发的毁灭坍塌,对[绝对世界]而言不过是其撒下的涟漪,两个世界就好比传说里的天上人间一样。所谓——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我们人类看见、遥望、观测、猜想等等的大千世界或世界大千,只是真实宇宙世界的冰山一角,统统的身后则是绝对世界。区区熵增只能在[相对世界]狐假虎威,在[绝对世界]必当被碾压得粉碎,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的机会。既然这样,我们就需要撩开绝对世界的面纱,一窥这个隐秘王国其内的无限风光。
没有绝望就没有希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话说,有没有办法逃脱熵增诅咒的暗门呢?
有篇文章《宇宙中是什么在对抗熵寂?》(知乎),其中就给我们勾画了这样一幅对抗熵增的设想。文中强调:1、宇宙是一个开区间,空间上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时间上无始无终。2、宇宙不可能达到一个稳定的不变的状态。文章指出——我们在这里讨论一个宇宙的基本规律——熵寂。熵寂的问题不是建立在量子力学、相对论的基础上的,也不在乎宇宙的本源是粒子还是波。按照现在的物理学,宇宙不可避免的会发展为熵寂的状态。因为从物理的角度,熵寂是不可逆的。但是从刚才我们推导的宇宙的两大基本属性中的属性2,我们明显得出一个矛盾——宇宙不可能达到一个稳定的不变的状态,而熵寂又是一个不可逆的终极状态。所以,这说明宇宙中还有另一种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可以对抗熵寂,使得熵寂是可逆的。这种力量或者状态我称之为“绝对秩序”。
之所以称为“绝对秩序”,是因为熵寂可以理解为“绝对混乱”。这只是一个名词而已,不必太过分追究该叫什么。那么“绝对秩序”到底有哪些基本属性呢?
基本属性1——“绝对秩序”应该存在于宇宙之“初”,那时全宇宙都是“绝对秩序”状态。因为“熵寂”的状态是应该发生在宇宙的最遥远的未来,那么这个相反的状态就应该是发生在宇宙之初。因为如果“绝对秩序”状态发生在时间的某一个中间点,而这个中间点的宇宙的熵肯定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那么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宇宙是更有秩序的,所以得出结论,“绝对秩序”是发生在宇宙之初。当然,我们讨论过的,宇宙没有一个开始点,所以这个“绝对秩序”是在无穷远的之初,是一个理想状态。
基本属性2——“绝对秩序”现在还存在于宇宙的一些子集中,在这些子集里的宇宙是“绝对秩序”。宇宙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整个都处在“绝对秩序”的状态中。但是现在宇宙的普遍规律是熵寂,所以就必须在一些子集(子空间或子时间)中存在“绝对秩序”的状态,才可能平衡整个宇宙熵寂的发展,这些“绝对秩序”的子宇宙,就是牵制整个宇宙不会最终走向整体熵寂的力量。
基本属性3——“绝对秩序化”和“熵寂化”是宇宙中两种力量,这两个趋势会相互转化。宇宙的子集中的“绝对秩序”状态会因为某种扰动,打破这个平衡,比如现在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应该就是一个“绝对秩序化”的子集宇宙扰动了,打破了平衡,从此开始“熵寂化”的运动,才有了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宇宙,在这个宇宙中,我们很难观察到“绝对秩序”状态,只能看到不断熵寂化的趋势。但是熵寂化的运动也会因为某种原因变得可以绝对秩序化,从而恢复到“绝对秩序”的状态。但是这种恢复只是宇宙的某个子集的恢复。宇宙的熵寂,只有通过这样一种解释,才能在逻辑上讲得通。
通过以上素材作推导,我们可以得出宇宙历史发展的情形——A、在无穷遥远的过去,宇宙一直就存在,宇宙当时处在一个“绝对秩序”的状态下。B、因为某种扰动,“绝对秩序”状态被打破了,宇宙开始剧烈的运动,“熵寂化”运动开始。但是注意:这个扰动的时间也是在无穷遥远的过去。所以,也可以理解为“绝对秩序”状态的宇宙只存在了瞬间或者说“熵寂化”其实就发生在宇宙的开始。C、宇宙的运动非常复杂,而且剧烈,整个空间和时间不断被扰动。1)宇宙的某些子集仍然存在“绝对秩序”状态。这些“绝对秩序”的子集宇宙也会被扰动发生“熵寂化”运动,这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的那个奇点就是一个“绝对秩序”的子集宇宙。2) 如果一个子集宇宙开始熵寂化了,它也会在某种条件下开始“绝对秩序”化运动,从而变成一个“绝对秩序”化的子集宇宙。因为有这两种转化,宇宙不至于完全熵寂,也不会回到整体的“绝对秩序”状态。
以上的观点和设计,其实在黑格尔哲学——绝对精神里,我们也可以看见似曾相识的可作类比的影子,其所谓“绝对秩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绝对世界]吧,不过只是部分的想法近似雷同,但其许多观点和想法的方向——我们是赞同的。下面我们看看全息宇宙论里又有哪些——能够引发我们启迪的构思。
全息论所谓——<被隐藏的秩序>指出,这个“超级宇宙”不仅是指大鲨鱼那样的整体,而且更是像我们先前所提到的玫瑰全息相片那样无法分割的整体。因此,在这个宇宙之下,每一个物体,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电子,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信息!就像一位诗人所说的那样:“整个宇宙存在于一杯葡萄酒中”,只是这些信息已经模糊不清,以至于我们根本不能解读了。早在几十年前,量子物理学家就揭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将任一物体逐步打碎到小至电子、质子的地步,它们就不再具有物体的特性。举例来说,我们都以为电子是一个很小的小圆球,但这个观念一点也不正确,虽然当我们注视电子时,它的行为像一种极小的粒子,但是它们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一团能量云,以类似波的方式分散在空间中。这一点与全息图象非常相似——当你观察全息图象时,它栩栩如生地呈现在你面前,可是当你试着用手摸它时,你才发现手可以穿过它。就好像我们在很远的地方看到海市蜃楼,但我们走近时,却能很随意地穿过它——海市蜃楼只是个幻影!
因为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由这些“幻影粒子”组成的,所以整个宇宙基本上就是一全息式的幻象。现在,真正的思维的革命到来了——我们每天生活其中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一种“假象”,宇宙间千姿百态的万象都只是一个更巨大的“超级宇宙”的全息投影!这太令人失望了!原来宇宙竟连一个膜理论宣称的肥皂泡都不如,它根本就不结实,只是一个象征幻影的“泡泡”而已!
玻姆将那个更深层的“超级宇宙”称为“隐卷序”,意思就是“隐藏或折叠起来的秩序”,而把我们生存其中的世界称为“显展序”,意思就是“展现开来的秩序”。他认为宇宙中所有事物所呈现的表象,其实就是这两个秩序间不断隐藏和展现的结果。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你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纸折起来,图案就不见了,而展开后,图案又出现了。这就解释了基本粒子为什么那么神秘,一会儿是粒子,一会儿又是波。依据玻姆的理论,这两种形态都隐藏于粒子的整体中,我们不同的观察方式决定了哪一种形态被展现,哪一种形态仍维持隐藏的状态。
全息包括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从空间方面来说,局部是整体的缩影;从时间方面来说,瞬间是永恒的缩影。我们感觉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向前发展的,全息理论却告诉我们,这其实只是一种虚幻的感觉,在更深层次的超级世界里,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共同存在于一起的。 梦想过要回到过去和通往未来吗?或许我们不需要找机器猫了,只要有适当的工具,我们将来会有可能进入这种超级全息式的现实层次中去,取出过去古老的影像,也可以光顾一下其实现在就已经存在于某处的未来。
在这里,所谓“隐卷序”和“显展序”,向我们昭示存在两个世界——即【绝对】与【相对】两个世界,二者可以互动、翻转并此消彼长地运动和存在。至于什么超级宇宙及被隐藏的秩序,即类似于我们所说的绝对世界。而前一种所谓【绝对秩序】的设想,则提出了熵寂化、秩序化,可见大家都以为且赞成——相互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言的阴阳互动、互补、、互通。在我们看来,绝对世界穿透于相对世界之中,在我们所处之宇宙,其尽头就是绝对世界的母体或主体,也就是主体绝对世界,它即是宇宙的尽头和边缘,宇宙的边缘和尽头也就是主体绝对世界,或者我们干干脆脆说——宇宙的边缘和尽头就是纯粹的绝对世界,相对世界被绝对世界笼罩于怀抱其中,绝对世界是整个宇宙存在、运转和演绎的主宰,其本身自当是动态且阴阳态的,是宇宙永动不息的转盘。
当然,所有的一切也都是我们人自演自导和想象的,我们的灵魂之我实则是绝对世界的信息的延伸触角,我们可谓绝对世界的“代言者或传话人”,当然这个我不是我们通俗的我而是之我——灵魂之我。从这个意义上说,宇宙或绝对世界是有意识的。从人类的演化看——当今,人对信息的摄取、加工、交流、彰显,其欲望之强烈在日臻走上前所未有的巅峰,这些的所有,是绝对世界在向人类暗示着什么呢?与人类走入信息爆炸时代相辉映,绝对世界在蠢蠢欲动显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人类对月球火星宇宙的探索,以及大地上频发的日新月异及人祸天灾看,相对世界即我们的现实世界,即将狼烟四起已经露出了端倪,这也应了老话——天人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