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重批精神鸦片关键24小时,腾讯紧急出手3招成功翻盘,字节有苦难言。
在我们认为腾讯是游戏的捍卫者时候,却忘了腾讯终究还是南山必胜客,到底还是在深圳跺一跺脚就是大动作的大企业。企鹅也是长着獠牙的企鹅。
《经济参考报》“精神鸦片”一文刷屏后,腾讯股价上午急挫11%后跌幅收窄,收盘跌6.11%;网易港股早盘一度狂泻15%,日终收跌7.77%,网易美股则跌逾10%。
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该篇报道发布四小时后,“经济参考报”网站及官方公众号删除了这篇调查报道。新华社网也撤下了这篇报道。
经参一名记者在朋友圈无奈地说:从全网刷屏到全网删稿。删稿原因目前无人知晓,想来也永远不会公之于众。

从事公关传播的朋友都知道这行的规矩,如果媒体报道没有明显失实,想要撤稿往往十分困难。如果稿件是权威媒体报道,则更是难上加难,即便稿件有部分瑕疵,这些媒体也大多因为自己的采编流程不愿意轻易改撤稿件,企业也不可能真的撕破脸起诉。 以此次事件为例,虽然稿件刊发在经济参考报,但署名电头是“新华社“但想撤稿更是难上加难。 想必某方在里面出了不少力。辅以强大的关系网络,快速找到、说服关键人撤下稿件,帮助某迅赢得了宝贵的处理时间。 8月3日晚上18点12分,经济参考报重新发布《网络游戏长成数千亿产业》一文,但内文中已经删除了“鸦片”、“电子毒品”等用词,表达也更为和缓。

接下来,才是很牛的三招。
1,腾讯在下午1点半,反应十分快速。在里面直接就说包括”双减、双打、三提倡”等重磅措施。 随后话题#腾讯推出游戏未保双减双打措施 迅速冲上热搜第一,腾讯正面保护的举措盖过对于游戏的批评。

在新政策的由头上,腾讯公关取了个巧,称新政策是回应Chinajoy上主管部门对相关工作的关切,形式上并不是对经参稿件的回应。
2,引导话题转换
在昨天的舆论声音中,突然大批的声音指向批评到短视频身上,统一话术称“短视频才是海洛因。”矛头直指抖音和快手。

这一招转移视线的话题属实是高明。但问题是微信的视频号日活已经达到4.5亿,在市场地位上已经超过快手了。但在这些大V的发文中,却都诡异地选择性忽略了这一点。 3,暗箭

这张图在很多平台流传。 但事实真相是什么?其实这个功能按钮的出现其实是公众号文章授权一键同步到其他自媒体的服务,很多公众号都提供这样的功能。连腾讯自己的一个公众号也和字节有关系。

这其实仔细查看一下就好了,可是在阴谋论的作祟下,很多人也信以为真,却不知不觉当了阴谋论的的助推者。
对于字节来说,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也无法发声,否则就真是说不清了。 除了这张图以外,还有权威人士下场,中国社科院专家田丰带头下场带节奏,称文章是字节推动。

田丰是中国社科院青少年问题研究员,是腾讯的老朋友,一直以来都支持腾讯游戏。早在2017年人民网三评为王者荣耀时,田丰就曾直言,游戏是“孩子需要必要的娱乐”。 至此在这三板斧的齐上场下,整个局势就被逆转开了。
而之前还被陷入阴霾之中的腾讯,很快阴转晴天。8月4日,腾讯控股开盘后大涨,盘中涨幅一度达5.34%,午间收盘报于467.8港元/股,涨幅达4.89%。
2,最可怕的一点是什么?
这篇文章不是讨论游戏对与错,而是看到资本一但感到自己的利益受损,他爆发的力量是有多大。 去年,腾讯和老干妈打官司,本来的事实真相是腾讯公关打算用南山必胜客这个绝招,对付老干妈,万万没想到,自己先“中弹”了,连主体都没搞清楚,就能打赢官司,这后台得多硬。
之后事情反转,之后腾讯公关顺水推舟利用受骗,把自己营销成“憨傻”企鹅的形象,成功遮盖“南山必胜客”的本来面目。

真是长袖善舞。我终于明白了,徽州宴老板娘会说人不如狗,腾讯高管会讽刺年轻人还在睡觉,而吴晓波竟会声称,人大部分都是无用的”
说白了,就是他们感到自己手里掌握资源了,嚣张跋扈,不以为然。一个个吃好的穿好的,甚至是在网上找bao养的女孩,一个月给一两万能打发了。

上图中,这种女孩也是谄媚至极,光为了钱的样子真是丑态毕出,背后到底是做什么,已是不得而知了。可她就是耐不住金主爸爸的诱惑,还管什么道德?
就比如那个社科院专家一样,说得真是内心话?
这个事的重点,在我看来不是游戏到底是对还是错,而是你在谁的潜移默化下,认为他是对的还是错的? 这次是游戏,下次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