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畅游山海关
这周末去山海关玩了。
周六八点起床,匆忙吃点早饭就坐地铁出发。十号线换四号线,到了车站大概九点三十八。九点五十多的火车,也是很赶啊 。
两小时到山海关,下了火车就直奔小白楼汤馆喝羊汤。山海关并不大,正好车站附近有共享电单车,俩人骑了一辆。

到了小白楼 ,点了特色的肚丝汤加鸡蛋,头肉汤和牛肉烧饼油酥烧饼。羊汤里加鸡蛋确实比较特别,加了辣椒油,还挺香。牛肉烧饼比较好吃,但油酥烧饼比较蓬松,不够香脆。


吃完准备去酒店,又热又累,准备打车,但是叫了俩车,都说进不去古城,需要出入证。只好又骑上电单车,往古城进发。
选酒店的时候,纠结了好久,不知道是该住在古城里还是海边。后来觉得海边没什么特别好的度假酒店,唯一一个沈阳铁路局疗养院已经订满了。古城里山海假日酒店,胜在位置好,离古城西门近,离清真寺近,但是价格比较贵。

后来选了价格相对便宜的闲庭书院酒店,位置非常好,靠近第一关。来到酒店才发觉环境非常清幽雅致,完全长在我的审美点上。一进门是个绿植茂盛,颇有江南园林风格的院落,酒店大堂里挂满书法,还有个练书法的台面,很有书法氛围。


整个酒店风格就是明清中式风格,但是又主要是原木色的家具为主,没用红木家具,少了很多凝重感和年龄感,老少皆宜。
本来这次旅行也没有特别目的,所以一切以闲适为主。在酒店躺着休息,看看奥运比赛。
休息好之后,打车去老龙头。
老龙头是靠海边的一段长城,据说先后由徐达和戚继光修建。老龙头处于山海关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滨,是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代表景点有入海石城、海神庙、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等。因入海石城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得名“老龙头”。



景区很大,包括老龙头、练兵场,树木茂密,非常清幽。

老龙头历经历史沧桑后,受损严重。邓爷爷发起了维修长城的号召。作为长城巨龙之首,它的修复引起了中华儿女和海外炎黄子孙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他们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修复山海关长城共收到全国 各单位、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爱国华侨及外国朋友的捐赠,其中,上海市为修复老龙头参加赞助活动的多达86万余人,捐款达70万元。至今,老龙头立有“爱中华修长城友谊长存,上海市山海关山海情深”长城赞助碑。
老龙头下面沙滩上,人挤人,好多人带着孩子出来玩。有卖烤鱿鱼的、现场开蚌取珍珠的,还有买贝壳的,装满一个小瓶十五块钱。
恰逢下午,大海开始涨潮,站在海水里,感受一波波的潮起潮落,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心里开始放空。清凉的海水打在腿上,非常的惬意和舒服。一阵潮来,瞬间把以为放在安全地带的鞋和包弄湿了。身上脚上沾满了沙子,黏糊糊的有点不舒服。
海边小摊买了些当地特产,花生糕,味道不错。不过,这个还有后话。
从老龙头出来就打车去了网友推荐的凤凰楼餐厅,一个比较大型的清真餐厅。

我们点了辣炒皮皮虾,烤鱿鱼,蒜蓉扇贝和鲍鱼捞饭,还有个蔬菜沙拉。海鲜很新鲜,就着扎啤,很是舒爽惬意。


餐厅就在古城南门附近,挨着莲花池公园。本想找找看,南关夜市是不是在附近,没找到,那就进城回酒店。
古城里稀稀拉拉的一些人,路上顺便去回记买了些三刀、桃酥和牛舌饼,服务态度一般,口味也没什么特别的。
回酒店看看奥运,休息啦。
周日早上,睡到自然醒,快十点起床。起来溜达着去李记汤馆,点了半斤锅贴,20块钱12个,一人一碗羊汤,花了四十八。其实不太想喝羊汤了,但是也木有别的选择。锅贴还不错,但是价格也真是不便宜。
吃完饭去闯关东逛逛,里面是关于明末清初山东人闯关东的记录和仿制品,让人了解那个年代如此宏大的移民潮。

逛完出来,回酒店,发现已经十一点了。而我们的火车是下午一点半。而第一关和王家大院还没去。匆忙退房后,去第一关看了看,没爬上去。王家大院没来得及看。

一天时间是比较赶,主要由于我们休闲游,所以这些景点就没时间去了。
从第一关出来,骑上电动车,跑去西门外的清真寺转了转。然后骑车去了火车站,路上还吃了山海关冰糕,三块钱六个球,很冰爽好吃。
坐上火车,准备回北京啦。
这次旅程就这样圆满结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