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读《资治通鉴》小记一些细节(14)
(下午请了事假去北中医三院看了看脖子和腰,做了核磁检查……回来之后仔细看了一下之前的X光片结果,无意中发现有新的智齿,着实郁闷了一番……今天索性就不去单位了,在宿舍里稍微写写笔记平复一下自己的内心好了)
73. 这几年秦国继续对魏国行动,从地图上看,是沿着黄河北岸发起进攻。前266年,范雎日益得到秦王的亲信。这时候范雎把矛头对准穰侯魏冉,以人们只知道齐国有孟尝君而不知道有齐王来类比说秦国只知道有太后和魏冉,说秦国的权贵没啥顾忌(王太后独断专行,穰侯出使不报,华阳君、泾阳君处事决断,高陵君自由进退),并且范雎多了一句“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范雎这么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国内权臣实力强大而王权就会显得弱,那么秦王就会处处掣肘;但国家是不是会产生危险呢?可能还要取决于这些人是否有野心,而一旦有野心,国家的稳定就会受到影响。这时候范雎应该是顺着秦王的意思来的,给他有集中权力的动力。但后面范雎将矛头对准魏冉说的话,就有个人私心在里面了。说魏冉赢了功劳是自己的,输了就把老百姓的愤怒推到国家,说魏冉功劳有些太大了,并且举淖齿杀齐湣王,李兑饿赵武灵王为例,来说秦王可能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这里……总感觉说得有些过分。印象里这两件事情发生都有着相对特殊的原因。齐湣王和赵武灵王都在一些事情上做得过分了。用在秦王身上真的合适吗?这里范雎进一步说夏商周之所以亡国是君王把权力授给臣下,自己享乐去了,臣下欺下瞒上不为君主考虑,最终酿成大祸。然后范雎就说魏冉咋地咋地。这里这么说魏冉,整得他就是个奸臣似的,但魏冉本身能力很强,为秦国立下了很多大功劳,能说是奸臣吗?权臣应该是真的,但是不是奸臣不好说。但不过魏冉的一些行为确实引来秦王不满,因为秦王认为范雎说的是对的。秦王随即废黜太后专权,让权臣驱逐到关外,封范雎为应侯,任命为丞相。
范雎发达以后,就开始对之前坑他的魏国国相魏齐下手,说让魏国杀了他提头来见,要不就对大梁下手。魏齐只得跑到赵国平原君那里。这一年赵胜为赵国国相。
这里这么写,难道说是司马光对范雎持相对否定的态度?总感觉是这个样子的,尤其是威胁魏国,颇有小人得志的色彩(这个词可能用得不太符合实际,但眼下找不到太合适的词,毕竟语文不太好)。这种人无论在哪里,都不好对付,因为说出来的话有很强的迷惑性,可以对自己真实目的做很好的伪装,或者是将自己的目的以十分合适的方式说出来。可能司马光不太喜欢这种人。
这里歪一句,之前看到一份材料,说赵武灵王的谥号有点诡异,这里记录一下,后续有必要仔细看一看。
74. 前265年,这一年秦国宣太后去世,魏冉回到陶邑封地。这里司马光给出了评价,说魏冉有拥立秦昭王的大功,为他剪掉隐患,举荐了白起,打掉了楚国国都郢,东边开拓疆土到齐国,可以说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对秦国有很大的功劳,虽有权臣的专权、贪婪的问题,但不足以到范雎说的地步。范雎的目的不是真心为秦国谋划,而是打掉魏冉,夺取他的权力。为此让秦王与太后闹翻,与舅舅魏冉闹掰了。这里司马光评价道“雎真倾危之士哉!”这么说来的话,没有挖不掉的墙脚,哪怕是铜墙铁壁,在厉害人那里也是可以挖的。在我这里,书上写的不鲜活吗?过去的教训还不深刻吗?
这一年,发生了高中语文课本里所选入的《触龙说赵太后》(虽然高中语文课本里是用的《战国策》里的文段,但这里的文段与之基本一致)。还发生了田单指挥赵国军队进攻燕国(有点奇怪)。
75. 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黄歇(这时候人和太子还在咸阳)对范雎说让楚国太子回去,这样会对秦国感恩戴德;而太子不回去,楚国会新立一个君王,这样秦楚可能会交恶。对范雎的意思就是这是个机会,反正太子在这里也就是个普通人,回去就会飞黄腾达,以此来引诱范雎。但秦王想扣下太子寻求利益。为了让太子继位,黄歇掩护太子回去。,秦王很生气,但范雎说这样一来不如放黄歇回去,这样可以与楚国交好。太子就是楚考烈王,黄歇封地是淮河以北,号称春申君……似乎这里黄歇换过封地,因为前一段时间在无锡疗养的时候,在南禅寺那里就看到春申君封地的一些信息。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楚国迁都导致的春申君换封地。第二年把州献给秦国,这个地方大致就是武汉西南70公里的长江边上,距离之前的郢都差不多是160公里。
76. 前262年-前257年,围绕着上党和长平,韩国、秦国、赵国、楚国等国进行了复杂的斗争。斗争的结果就是秦国折损主力,赵国几乎灭亡,白起被迫自裁,平原君收获名誉,信陵君被迫远走他乡,蔺相如在这时候去世,廉颇得以自保。《三十六计》里面隔岸观火,相关战例就与此有关。这里苏代利用范雎容不下别人的特点,激起他和武安君白起的矛盾,最后白起走投无路,赵国得以保存。不过白起的去世,在客观上推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白起的价值在于战必胜,攻必取。差不多他说能拿下来的地方,就能拿下来,可大大推进战争进程,是不世出之名将,其名号在廉颇之上。不过秦国的家底已经很厚了,哪怕没有特别著名的将领,也可以保持对其他国家的优势。并且东方六国里面最强大的赵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虽然秦国主力也受到了不小的损失,客观上秦国还是获利的。
77. 前257年,秦国太子的夫人华阳公主没有儿子,另有一夏姬生有儿子异人,在赵国当人质。秦国和赵国才发生了这么复杂的事情,并且自己的成分不太好,就混得很不咋地。这时候吕不韦看到了机会,让异人当华阳公主的儿子,这样华阳公主能终身得到宠幸。然后,这里司马光认定了一件比较劲爆的瓜,就是吕不韦娶了赵姬,同居后,让她怀孕了……然后把赵姬献给异人做正室夫人,怀孕一年后生下嬴政(嬴政是谁的儿子呢?好问题!)。在两国打仗的时候,异人与吕不韦逃回了秦国,改名为楚。
78. 前256年, 秦灭西周,周赧王献出封地,被放到东周,这一年就去世了。这里前440年周最后一次分封……出现了东西周。这里过后再仔细看看。不过周王室真的是没人重视了,至高无上的权威彻底消失了……宝鼎比王重要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