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雪山、河谷和餐车 暴走在盛夏的波特兰(Portland,OR)
视频记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M4y1N79W/
1. 水帘洞瀑布环游记
Oregon有许许多多的瀑布,虽然没有一个如尼亚加拉大瀑布一样名震四方,却星罗棋布各具特色。即便只是在Portland市区开车一两个小时可达的范围内,就可以看到许多大大小小风格迥异的瀑布。
离市区一个小时左右车程的Silver Falls State Park有一条叫做Trail of ten falls的徒步路线,走7.5 miles可以看到十个瀑布,多么的划算。这便是我们下了飞机拿到车子后直奔的第一站。
水帘洞瀑布,是我们在Oregon的朋友给这个公园的瀑布们起的诨名,因为这里有好几道瀑布是可以走到水帘后面去的。在七月份这样的炎炎夏日,走得一身黏乎乎的汗渍,此时站在一道常年阴湿的巨大石缝中,看一扇银色的水帘从天而降,身边升腾起一片沁人心脾的水雾,听起来就十分惬意。
South Falls是十个瀑布中人流最密集的一个,除了自带水帘洞之外,位居十个瀑布之首的177 feet的落差,以及几乎就在停车场边上的优越位置(抑或是停车场本就故意要修在它旁边?)大概也是这里人气旺盛的重要原因。但私以为往下走不远就可抵达的Lower South Falls因为水帘的宽阔和山石的层次而更加漂亮。至于位于Trail更深处的Drake Falls,Twin Falls和double falls就无意回报你跋山涉水远离人群的辛苦了,无论是落差还是水量似乎都是拉来凑数的。而当你带着些许疲倦和失落走过一长段重复而寂寞的山野风景之后,迎接你的是位于另一个停车场附近的三个North Falls,海拔最低的Lower North Falls是横着铺开的一大道屏风,水量充沛;中间的North Falls则是一柱激流急冲潭底,溅起的水雾足以冷却它身后一整个狭长的石洞;要绕点路才可以走到的Upper North Falls则有层次丰富的山石把水帘切割出漂亮的纹理交错。只是走完这一圈下来,我方才醒悟,原来我只要在停车场附近走走就可以揽到最美的瀑布了吗?



这里怎么可以不提让我印象最最深刻的第十个瀑布:这也是需要绕一点路方可到达的瀑布,但看到它的trailhead也位于一个停车场旁边,我笃定地坚信这将是这趟瀑布环游之行的最后一个高潮。顶着下午最歹毒的太阳折返几道长长的坡道,我看到寥寥几个人散坐在一条长凳上,而他们正对着的,是一面泛着湿润水光的灰色石壁。
这就是Winter Falls了吗?
是的,这就是它了。
这。。。是个笑话吗?
不不,它的名字已经告诉你,这是冬天才会出现的瀑布啊。
大概因为被骗的不只是我们,在一群人嘻嘻哈哈的吐槽中,这最后一段没有瀑布的风景竟然变得生趣盎然了。
2. Mount Hood
从Portland往东南方向开大约一个小时,可以到达拥有Oregon最高峰的Mount Hood(11250‘)。天气好的时候从Portland市内也可以欣赏到这座活火山拔地而起的漂亮锥形。可惜七月份已经错过了登顶的最佳季节,但积雪尽融之后周围还是有许多trail可以选择,Ramona Falls就是其中很有人气的一条。
比起Silver Falls这样设备齐全的合家欢公园,Mount Hood这一带明显弥漫着原始粗犷的气息:坑坑洼洼的公路只有一条车道,颓然倒下的大树遍布两侧的森林,没有铺过的停车场只有几间简易的移动厕所,最可恨的是走到Trailhead才发现告示栏上赫然写着需要Permit才可在此停车,只是周围连最原始的现金信封式permit都找不到。
颠簸了大半天,总不能这样铩羽而归吧。就赌一赌Park Ranger会不会在这么一个艳阳高照的大礼拜天来巡山了。
我们刚上道的时候尚算是较为清凉的早晨,落满针叶的路松软厚实,星星点点的阳光温暖和煦,走不多久就可以看到宽阔的Sandy River在眼前淙淙流过,远处就耸立着还残留着积雪的Mount Hood。但随着时间接近正午,森林里升腾起湿热的空气,前赴后继的行人扬起阵阵尘土,无处不在的蚊蝇在耳边嚣张地旋绕,我的肠胃仍然在和昨晚硬塞进肚子里的那块奶酪蛋糕较着劲儿,而口中残留着motel早餐香肠的油腻也让我苦不堪言。

这郁闷的心情持续到我看到这道隐藏在密林深处的瀑布,120 feet的落差虽然遥不及昨天的South Falls,可却通身散发着一股子灵气劲儿。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苦夏的阳光无法直射,涓涓而下的水流被黑色的石壁衬得分外清冽。虽然没有势如破竹的恢宏水势,但布满精巧纹理的岩石把瀑布分割成一组组形态各异的小水帘,间中点缀着绿得深沉的青苔,这份纷繁精致足以让人怔怔地看得出了神,这一路走来燥热的情绪忽然沉静了那么珍贵的一小会儿,直到无处不在的苍蝇再一次缠了上来。

若是换一个清爽些的季节来,该会看到Mount Hood披上一整个厚重的白雪盖头,Ramona Falls多了几分湍急的水势,气势嚣张的蚊蝇会偃旗息鼓,这条7.1 mile的林荫小道该是多么的轻松惬意。不过出来玩耍从没有事事如意过,若真有一日下了决心来登顶Mount Hood,自有机会见识这条trail另一番动人的面貌。
3. 高级酒店的陷阱
一连三天的失眠,烈日的炙烤,蚊虫的环伺,我的体力终于消耗殆尽,今天我把原计划的Car camping果断地改成了在市中心住一晚四星旅馆。
像一切的市中心一样,林立的高楼让我的小汽车犹如进了迷宫。眼前掠过形形色色的连锁大酒店,Marriot,Hilton,Crowne Plaza,然后我们终于看到了这家Hotel Zags。住惯了有着宽阔露天停车场的Motel,如何在市中心酒店停车和签到对我来言从来都是谜。幸好我们有两个人,我把车子缓缓停在正门仅剩的一小块地方,留下大猫在车里,自己赶快冲向前台。
拿到了房间钥匙,我已经无心欣赏小巧精致的大堂和美轮美奂的天井,免费早餐自然没有,一晚上还要$28的停车费,若不是今天真的走不动了,我几乎要开到市区外找个免费停车再徒步回来入住。
房门推开是一道短而狭窄的走廊,左手边的卫生间拉着精致漂亮的白色浴帘,设计简洁的水龙头擦得锃亮,可重中之重的马桶却陈旧迟缓,冲起水来像个含着痰咳嗽的老头子。浅灰色的地毯掩不住经年累月留下的污渍,不太新鲜的气味在空气中若隐若现。国王号大床和写字台之间只走得过一个标准体型的成年人,每人只得床头柜前一小块空间可以做个伸展运动。冰箱上方的台面整整齐齐放着十几种零食小吃,它们和冰箱里那堆华而不实的各色饮料一起觊觎着我已然瘪瘪的荷包。墙壁上的书架错落有致地点缀着颇有格调的小画,可下面梳妆台的镜子只能映出半个身子有点走形的我。唯一的安慰只有雪白的床铺和那扇透进了城市风景的大窗。
但这个房间还在接下来的十几个钟头继续带给我惊喜,比如已被用得一滴不剩的沐浴露瓶子,以及上个客人留下的咖啡渣。
这四颗星的评级和我这200大洋究竟是付给了谁呢?

4. 哥伦比亚河谷风光(Columbia River Gorge)
从机场附近的motel出发一路往东,便进入了Columbia River Gorge(哥伦比亚河谷),宽阔的河水两岸峰峦迭起,远处的阳光透过云层营造出一片炫目的明亮,不知怎的我竟一下回忆起阿拉斯加绵延不尽的山川。
Dog mountain trail本来也是一条人气鼎盛的trail,但奈何不了两个无所事事的游客在大礼拜一的早晨来叨扰,据说周末总会爆满的停车场此刻只有几辆在打盹儿的车子,而车主早就钻进林子哪里凉快去了吧。
其实今天是阴差阳错走上了另一条叫做Augspurger Trail的路——谁让我第一个看到的入口就是它,而它旁边又竖着个3.7 miles to Dog mountain trail的牌子呢。但这条路不仅可以以更温和的坡度通往Dog mountain top,而且迎面是河谷吹来的习习凉风,头顶是遮天蔽日的常青树,最妙的是一点儿也不用忍受蚊虫的骚扰。除了得盯着小径两侧时不时冒出来的poison oak(毒葛)之外,这真是几日以来最惬意的一场步行。一路上一直伴随着蓝丝带般的哥伦比亚大河蜿蜒而行,转角处瞥得见只露出俊朗的尖尖角的Mount Hood,还可以时不时遥望到北面那因为八零年代的喷发而被削平了脑袋的活火山St. Helens。



爬到了Dog Mountain Top,回程总算走上了正牌的Dog mountain trail。山顶植被稀疏,狂风大作,被太阳暴晒过的地面砂石松动,竟然让我结结实实摔了此行的唯一的一跤。好在这段路没有持续多久就伸进了常青树的密林之中,坡度是相当陡的,但总不用暴露在烈日和狂风的爪牙之下了。
开车回城区的路上会顺道经过Oregon最为著名的Multnomah Falls,但此刻已是下午3点,想必早已人满为患。
还去看瀑布吗?还是礼貌地征求了一下大猫的意见。
不去了不去了,看太多了。
好吧,这错过的可是个足足600 feet高的大瀑布。
但我一点儿也不遗憾,不仅仅因为已经斩获了11个大小瀑布,还因为这下我可以留着足够的体力去觅食了。
5. Food Truck餐车之旅
来之前就查到波特兰盛行餐车文化,城市各个角落都有排满了餐车的小广场。在美国外食是件很奢侈的事情,菜单上印的价钱跟你最后要付的价钱完全是两回事。以旧金山湾区为例,最后的费用要包括差不多10%的州税和18%左右的小费,而且很多餐厅都很鸡贼地用加了消费税之后的那个价钱来计算小费,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但Portland地处Oregon,是少有的没有消费税的消费天堂,我估摸着如果去吃这种没有所谓餐厅服务的Food truck,是不是可以享受到所见即所花的福利了?
Lardo – 越南三明治
位于市区中心的Lardo三明治店最早便是一辆Food truck,因为味道出色就在市区开了这家分店。进去右手边上高高的柜台,左上侧好高的位置用密密麻麻的粉笔字写了菜单,我要的就是菜单上第二款别处吃不到的Korean Pork Shoulder Sandwich。
在傍晚刮起的狂风里抖抖索索等了好一阵子,这个包着漂亮蜂蜡纸的三明治坐着一个简陋的银盘子端上了我的桌子:两片长方形的法式面包塞着满满当当的馅料从中间一切为二。翻开来,绿色的香菜铺了整整一层,烤过的手撕猪肉每一丝都是通体暗红、尾部焦黑,横七竖八堆叠着,撑得面包张开了大嘴。面包内侧充盈着大小不一的漂亮孔洞,被红彤彤的韩式泡菜染上了诱人的颜色。一口咬下去,烤肉迫不及待地溢出带着浓重熏香的汁水,浸透了韧劲儿十足的面包,再配上自带咸香酸辣的泡菜和香菜,足以让你彻底忘记本该是三明治标配的美乃滋、烧烤酱或是芥末酱。这是十足的亚洲风味,甚至颇有几分重口。吃到半拉我意识到,这乃是披着面包外衣的一盘重咸重辣的江湖菜,而我几乎需要再配一碗米饭,才可以尽享它的美味。

Matt’s BBQ-烤肉套餐
我有一个无法解开的Oregon BBQ 情结:多年前和朋友从湾区一路向北去Oregon的Crater Lake ,途经一家店面敞亮、价格亲民的BBQ用餐。当时上来一个有我两个脸那么大的盘子,盛满了烤的喷香的牛肉和香肠,我还唯一一次吃到了把洋葱切成丝裹上面再炸的小菜:这种炸法可以让每一根洋葱丝都被炸得通透,辛辣荡然无存,只剩下面衣的酥脆和洋葱的甜美。那一顿我剩下了将近一半的肉打包,准备第二天在路上享用,然后第二天我就把它留在了旅店的冰箱里,还有我心痛的回忆里。
我精心挑选了这家在portland久负盛名的Matt‘s BBQ餐车,只求多年之后可以解开这个恼人的心结。遗憾的是,因为疫情的关系,这家店点餐变成了扫二维码的非接触式,我之前看好的两种肉类组合的实惠套餐也没有了,只好临时改点1/2磅的Brisket和1/2磅手撕猪肉,小菜单买实在太贵,就搭配了五片寒酸的白吐司。
虽然是一辆简陋的餐车,但打的包一丝不苟。厚厚的牛皮纸袋,里面放着一个工整的便当盒,两大格子的烤肉,一小格子的泡菜,两个圆盒子的酱汁,各自泾渭分明。若说这家烤肉的特别之处,那就是Brisket竟然已经被撕成了一绺一绺的,且看不到一点儿脂肪,这看起来更像是一大把不带肥肉和肉皮的手撕老腊肉。略带怀疑地叉起一大口,不干不柴,连我这口吃什么都塞的牙,也只留得下牛肉的芬芳。撕开的牛肉比传统切厚片的Brisket更加干香入味,失掉的汁水的魅力则由调制偏稀的烧烤酱弥补回来。另一个格子里的猪肉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说是手撕猪肉,却还肉眼可见几块没有撕开的,调味清淡但汁水充盈,不配蘸料甚至还尝得到一丝丝的猪肉骚味。好在我们特点了一份浓稠的Chipole烧烤酱,搭配起来除却了骚味,便体会得到猪肉自己独特的香气。
Matt’s BBQ,虽没尝到我心心念念那入口即化的牛肉脂香,但确有自己独到的香味秘笈。

Jojo’s food truck - 炸鸡三明治
从我看到这一款炸鸡三明治(Fried Chicken Melt)的图片开始,我就下定决心不管是绕路也好,拉肚子也好,我一定要吃到它。饭盒里的这个三明治和网上的图片一模一样的诱人。两片煎得焦黄的日式生吐司一切为二,厚厚的截面里上下各摊了两种类的卷心菜,紫色卷心菜丝丝艳丽,黄绿的卷心菜片片水嫩。紧贴着面包和卷心菜是金黄和乳白交错的两种奶酪,已然融化成一片鲜艳欲滴。主角炸鸡带着薄薄一圈金色的光环,只需轻轻按压一下面包,嫩白的鸡肉便泛起肉眼可见的汁水,再加上一大把细细碎碎的葱花慷慨地撒开。一口咬下去,每一层的滋味和口感随着咀嚼在口中奏起了交响乐,酥脆的面衣,香嫩的鸡肉,浓稠的奶酪,爽脆的蔬菜,还有微酸微辣的特制酱汁提味解腻,那图片诚不欺我,这趟路绕得值得。

那么这趟餐车之旅我最终完成了不纳税和不缴小费的一石二鸟了吗?税自然是不用交,但餐车都还是要给小费的。但与其纠结付出了小费却没有享受到饭店的服务,不如庆幸用餐车的价格尽享了不输饭店的美食,更何况我遇到的每个餐车的老板都笑得那么真诚而和善。
6. 打卡景点之流水账
穿梭在Portland市中心错综复杂的街道,紧挨着高楼林立的酒店区,便是一整条搭满了流浪汉的帐篷的街道,旁边一道石阶上去,看到修得美轮美奂的教堂正门,这光景总让我想起新奥尔良布满缝隙的城区公路和路旁各色挺拔威严的教堂建筑,总之低头抬头两个世界。


街道两旁还能看得到若干钉了木板的店面,提醒我一年之前这里发生过上了全国新闻的打砸抢骚乱,如今木板已画满涂鸦融入城市风景。而那些已经修复得窗明几净的店铺,大都识趣地把Black Lives Matter写在最显眼的门面上。

不过现在大概在美国许多颇具规模的城市里,都有机会见识到相似的光景吧。
来之前查了许多Portland的免费打卡景点,把它们通通留在了最后一天。
International Rose Test Garden并不是想象中偌大的植物园,如果完全不懂玫瑰的品类的话,可以先去信息栏看看每年获奖的品种,再去按图索骥会有乐趣得多。Pittock Mansion外观上只是一栋维护得一丝不苟的大房子,房子后面的vista point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城市建筑堆筑成积木一般。说是占据了整整一个街区的超大型书店Powell’s Books,占据的其实真是一个几步路就走到头的迷你街区。有点历史的老中国城只得几栋冷冷清清的红墙绿瓦,完全没有食肆林立热闹非凡的气氛。我们自然也没舍得买门票去欣赏那个在美国复刻的苏式园林(Lan Su Chinese Garden),只怕会花一笔冤枉钱。




7. 游离于城市边缘
离开前特意去找一家据说平价美味的泰国小餐馆,沿着公路一直向Portland城东开去,感觉像十几年前大学刚毕业,坐着公交车从北京三环走到了马连洼,两旁的景观树变得稀稀拉拉,一排排低矮的汽配厂、五金小卖部、建设工地以及不知名的厂房参差不齐地占据着路边的地皮。这家叫做Chai Thai的小餐馆就在这样一条寂寥的大道上,小小的铺面和招牌上的大字不成比例,紧闭的玻璃门上贴着一张手写告示,写着本店七月放假,八月再开门,就这样毫不客气地就将我们拒之门外。没吃上午饭却看着越来越捉紧的时间,我们在GPS上点了机场附近的costco,打算至少先把油加满再说。
记得几年前我们搬到了Nebraska州的林肯市,那时市里正热火朝天地讨论建第一家Costco,而这家被大家千呼万唤的超市迟迟未能动工的原因便是Costco执意要选址在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南城。自那以后我一直固执地相信costco一定开在富庶的中产社区,而此时此刻游走在这带着荒凉破败气息的east portland寻找Costco加油站,我的信念发生了动摇。
加完了油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开进附近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广场,去吃在Portland的最后一顿饭。像大多数开在小广场里的小餐馆那样,这家叫做Sa Bai Thai Cuisine的店铺只有面朝广场的门窗可以接收到几缕吝啬的阳光,勉强照亮着昏暗的大厅。现在已经接近下午3点,店内竟然还坐着好几桌客人,嗡嗡的说话声和杯碟碰撞的清脆声响交错,让人分外放松。墙上挂着的泰国国王画像,柜台内侧妆容一丝不苟的美丽老板娘,一脸腼腆轻声细语的年轻男服务生,手里这份被翻得有些陈旧肮脏的菜单,一切都在向我暗示,这该是一家左邻右舍都会常常光顾的平价美味小饭馆。
眼前这份泰式炒米粉浸润在淡淡的红色油光之中,间中点缀着焦黄的花生碎、滑嫩嫩的豆腐、翠绿的葱段、金色的小块炒蛋,升腾着热乎乎的镬气勾起无限的食欲。$10的特价午餐,分量却足有公司附近那家泰国店的两倍。卷起一大叉子送入口中,微甜微辣的酱汁裹着滑溜溜的米粉,不是惊艳咂舌的美味,而是倍感舒坦的可口。在过去三天猎奇Portland的各色餐车美食之后,才发现我的肠胃渴望的还是一盘被大火炒制得热热乎乎的饭菜。
在Portland的最后一餐,我吃得踏实而满足,抱着手里还散发着香气的打包盒,回到家后的那顿晚饭不愁没有着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