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老兵的随船新体验 ——记安吉轮上的15小时
入职九年,虽然早已从新人成长为了一名海事老兵,但是身为财务人员,登船出海却是件新鲜事,7月15日,为保障2021年海上搜救综合演习的顺利举办,我第二次登上“安吉22”轮,以一名参演志愿者的身份,随船完成预演工作。

凌晨六点,“安吉22”在静谧的海平面上缓缓驶向码头,它将负责带领我们26名志愿者到达指定水域,完成模拟海上两船碰撞后其船艏起火,在紧急扑救的同时进行船上人员大规模转移,并及时对重伤员进行救治等科目,第二次登船已经没有了第一次的陌生,对行进通道、休息区域以及注意事项等都已经熟悉了,和船员们也能熟络的交谈,这一次随船,除了初次接触的激动和兴奋之外,更多的是温暖和感动。

严谨,是安吉轮给我的最初印象。船上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在登船前一天便发放了电子表格,对登船人员的基本信息、近期行程和疫苗接种等情况进行了登记,并在登船口逐一检测体温和口罩佩戴情况。登船人员有三十多人,由于船员的衣服较厚且天气炎热,在登记的过程中,汗水早已浸透了衣背,但是他们仍然严谨认真的测着体温,做着登记,环境再艰苦,严谨的态度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这就是“安吉22”上的船员们。

贴心,是安吉轮给我的最大感动。船上的生活区是很狭窄的,为了给志愿者们提供更好的环境,安吉轮不仅把餐厅打扫干净给大家休息,还贴心的为女生准备了一个带独立卫生间的房间,解决了女生们在船上的不方便。那天我们都有点晕船,我更是严重的吐了好几次,专门的休息区域给不舒服的我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虽然身体有所不适,但是每次看到休息房间门上贴着“女生专用”的几个字,心里都无比的温暖,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背后,是船员们最精心的准备。

认真,是安吉轮最真实的样子。从登记测体温带领我们上船到检查救生艇等参演设备情况,从驾驶台里专注的神情到演习时投入的表现,甲板50度的高温下船员穿着防火服一次又一次的喷射水枪模拟灭火,悬梯高又陡他们来来回回跑步往返几十次,这只是我在演习间隙看到的缩影,但是我知道,这种态度就是他们一如既往的样子。

热情,是安吉轮最温暖的写照。我曾以为船员大多不善言辞,独善其身,登上安吉,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走进驾驶台,由于好奇我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各种设备问了个遍,船长一一进行了讲解,还附赠了很多他航海生涯的小故事。船上的大厨也很热情,知道我们没吃早点,马上端出了一大盘肉龙,他说船上伙食艰苦,食物种类很有限,但是只要大家平安开心,坐在一起吃什么都香。或许劈波斩浪航行千里,或许顶风冒雨完成任务,或许跨越大洲江河湖海,无论终点是哪,这样的集体一起航行,一定会一路凯歌。

预演结束后我们可以回家了,但是安吉轮还要在锚地抛锚一晚,第二天再装载货物继续航行,船长说,他们是班轮,按照船期今天不是驶往天津港,是为了演习,公司安排空船特地从上海开了过来,并且为了保证效果以及预演和正式演习的一致性,公司领导说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也要保证“安吉22”按时到位,不能更换船舶参演,更不能因为自己的时间安排,耽误了演习的进程,必须确保准时到达。我很惊讶的问他,这样是不是会产生很多额外的费用,耽误正常的运输安排,也影响船员们的休息?他却憨厚的笑了笑,说公司领导一再强调,没有什么比应急搜救演习更重要,因为他们只能产生经济收益,而我们的演习是为了抢救人命及船舶航行安全做准备,他们输送的是货物,而演习输送的是海上遇险时生的希望。

在“安吉22”上,每一个船员都对此次演习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反复演练,行进过程中聊天时,他们告诉我,一船一世界,他们这些人每天的生活是对着机器的轰鸣,时而静默时而奔涌的海水,浩渺大海中,每当看到灯塔的光芒,听到VTS里熟悉的声音,就有了到家的感觉,所以对海事,他们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对搜救应急的重要性,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这次能参与到这么大规模的演习中,尽管为此改变了航期,放弃了休息,但是都感到无比的荣幸。

海上搜救应急工作,不仅影响航运事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更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和国家的兴旺,是在狂风巨浪中见真章,磨刀练枪松懈不得,是航行安全保障链条中的最后一环,是减轻海上事故损失的最后手段,是保障通航安全的最后防线。“12395——赶紧来救我”,这不仅是水上遇险求救电话,更是船员生的希望。于我个人而言,参演此次演习,不仅让我了解了船上的基本情况,感受到了安吉轮的重视和贴心,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搜救应急的重要,那是对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是社会大局稳定有利的保障,是海事人“让航行更安全,让海洋更清洁”最庄严的承诺,当然,也是我们面对大海的狂风巨浪,架起的通向彼岸最坚实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