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现场 · 哲学博士攻读记
“马克思 · 哲学博士攻读记 ”
一、因病修养斯特拉劳


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学习期间,一度因为过度用功而病倒。在医生建议下,1837年夏,他遵照医生建议来到柏林郊区施特拉劳渔村休养。
在此期间,马克思从理想主义转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因此转向了黑格尔以解决自己的精神危机。他在《克莱安泰斯,或论哲学的起点和必然的发展》写道:“我最后的命题是黑格尔体系的开端,而为了写这部著作……它令我费尽了脑筋……这个在月光下抚养长大的我最可爱的孩子,就像狡猾的海妖,把我诱入敌人的怀抱。”

二、参加博士俱乐部活动

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产生兴趣之后,还加入了一个由青年黑格尔派的年轻师生组成的“博士俱乐部”。这个组织的核心人物布鲁诺·鲍威尔,他们共同的旨趣是运用黑格尔的辩证法,开展宗教和政治批判。
博士俱乐部的一位成员写道:“这个圈子是一些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已经完成了学业。那里充满着的理想主义、对知识的渴望和自由的精神,依然彻底地鼓舞着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在这些聚会中,我们大声朗读并批判我们创作的诗歌和文章,但是我们最多的精力仍然是致力于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比较亲近的几个朋友中,阿道夫 · 鲁滕堡作为地理学教师新近被解职,当时在新闻出版业谋生;卡尔 · 科本是名历史学教师,后来被公认为有关佛教起源问题的专家。俱乐部的领路人是布鲁诺 · 鲍威尔,与马克思亦师亦友,1834年起在柏林大学讲神学课。
埃德加尔 ·鲍威尔(鲍威尔的弟弟)在一首关于俱乐部成员的诗中描写马克思:
是谁风暴般地奋勇前行?
一位自由魔怪,来自特利尔的黝黑身影,
似乎 想要抓住天空使它匍匐在地,
他自信的步履敲击着地面
震怒的双臂直指苍穹。
他似乎 千万恶魔攫住身体
攥紧可怖的拳头狂奔不停。
在俱乐部里,马克思最年轻,但知识渊博,目光敏锐,见解深刻,深得俱乐部成员的钦佩。后来,由于青年黑格尔派坚持唯心史观,轻视实践活动,马克思同他们发生了思想分歧。

三 、申请博士学位以求职
1838年5月,马克思的父亲去世。随着来自家庭的援助日益减少,马克思选择职业变得紧迫,学术界似乎能够提供一个立刻行之有效的前景。1839年初,马克思出于在波恩取得大学哲学讲师职位的考虑,决定着手写作博士论文。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选题受到青年黑格尔派(尤其是鲍威尔和科本)对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希腊哲学共同兴趣的影响。马克思选择这一题目是想通过考察希腊历史上相似的时期来阐明当代的后黑格尔哲学境况。
因此,从1839年初开始,他系统钻研古希腊哲学,留下大量摘录笔记。1840年下半年他开始撰写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篇论文展现了马克思向宗教宣战的斗争精神和民主主义革命立场。

1841年,马克思将论文寄到耶拿大学,得到耶拿大学哲学系主任高度赞赏,认为作者“不仅有才智、有洞察力,而且知识广博”,并被授予博士学位。当年春,23岁的马克思先后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
当马克思于4月份中从柏林返回特里尔时,博士俱乐部的战友们都向他致以最良好的祝愿。马克思确实如他们所愿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哲学家,但并没有登上波恩大学的讲坛。
马克思为什么没有在取得博士学位后如愿成为大学讲师呢?下期揭晓,敬请期待。

文中图片和文字均来自网络与书籍,仅供参考与学习使用。
主要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七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
《马克思画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3.
《马克思传》(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著,易廷镇,侯焕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
《卡尔·马克思传》(第3版)(英)麦克莱伦著,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