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0万+ 这中间只需要一个公式
有没有枯坐在电脑前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来的时候?
灵感来光顾并不看时间,或是我们开车时,或是独自在外欣赏风景时,或是夜阑人静时,甚至是沐浴时会有灵光一现,有一些感悟或想法来了,但是限于当时的场景或是个人原因并没有及时的记录下来,等过后我们再想去记录的时候却已经变得面目会非。
在我们在写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会经常遇到没有合适的素材,或者相同类型的素材有几个不知怎么运用的时候?甚至面对复杂的问题或者一堆杂乱的素材,能否精准且逻辑清楚的表达出来?
抑或是不知如何写题目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并能通过平台机器审核获得推荐量呢?
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问题,那么有人告诉你这些通过一个公式就可以解决,你一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吧。
偶然的机遇通过梦澜风老师的推荐加入了《写作公式》共读营,结缘释若老师以及他的《写作公式 新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
释若老师“公式写作课”的创始人,累计写作超过1000万字,曾出版长篇小说《成长》,电子书《用一生的时间去销售》。通过共读营帮助过千位学员开启读书变现之路。
那么一听到写作还可以运用公式,也有人会提出质疑,因为提供了模板,会不会扼杀大家的写作灵感,写出的文章趋于模式化。
我并不这样认为,每一个书法大家都曾临摹字帖,每一位体育健儿都曾按规定动作进行训练,如同习武之人,必须训练站桩、压腿、拉伸,以及固定的拳法、脚法、身法。这些都是基本功,如果不做这些规范训练,一开始就让人自由博击,那么恐怕更不利于学习。
释若老师给出的写作公式就是:阅读理解+旁征博引+原创金句

本书共分了四大部分即阅读理解、旁征博引、原创金句以及实战案例。通过18个章节加以细化阐明。真可谓是我写作路上的一盏明灯,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这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在这之前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就是读书速度太慢,一分钟仅200字左右,《写作公式》第一章的内容就指出来了,原来速读达人都是有两双眼睛的:一双是“生理眼睛”;另一双是“脑眼”。
脑眼藏在生理眼的背后,如果我们能够启用脑眼来读书,那么我们的阅书速度将增长数倍。
脑眼和生理眼睛相结合读书就像我们用相机拍摄并且处理的流程非常相像。即:取景+拍摄+处理=阅读。
本书第一章节还教了很多实用的阅读方法,通过冥想训练我们的专注力,读书时刻保持精力充沛。
另外在阅读的时候可以练习单行扫视,双行扫视,可变扫视以及反向扫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有针对性的去训练阅读速度和效率。
还有同样是读完一本书,有些人能精准传达书中的内容具讲得精彩纷呈现,有些人确把原本有趣的故事讲的枯燥无味且偏离本意。
无论我们平时写东西还是日常口语交流,面对复杂的问题或者一堆杂乱的素材时,能够精准且逻辑清楚的表达出来确实是一门学问。
麦肯锡公司的30秒电梯理论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麦肯锡公司的一位项目负责人并没有按客户公司董事长要求在同乘电梯时把所负责的项目简单的汇报清楚,从而使公司失去一个大客户。
麦肯锡公司以此为戒,要求全体员工阐述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直奔主题,直接讲结果,把要讲述的内容归纳在3条以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问题表达清楚。这就训练员工的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一种先总后分的思考与表达方式,强调“先框架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重要后次要”,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结论先行,分类阐述”。
本书第4章节对于训练结构化思维给我们指出很多实用方法,尤其通过刻意练习缩写能力来提升结构化思维很是受益。
我超喜欢的第9章教我们如何写出原创金句,金句之所以受人喜爱,除了因为其思想深邃,总是能一针见血地点透问题的本质之外,还因为其在表现形式上也能给人美的体验。就如一位修养很好的女子,再配以精致的妆容,总能让人一见倾心。
我们自己在写东西时都希望自己能写的流畅,金句频出。
何为金句?金句之美体现在6个方面,即:整齐美、错落美、丰富美、韵律美、意象美、意境美。
它们或如列队的军人,整齐对仗;或如连绵的山脉,错落有序,其内容也是丰富饱满,听之如歌,读之如泉,品之如酒。 写出金句的前提又需要我们炼字、炼句。
写文章时我们通过修改句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字,从面让整个句子读起来更加顺畅和有意境,增加句子的感染力,这便是炼字。 炼字可以通过巧、新、奇来下功夫,除了自己反复琢磨还可以请教朋友。
能够写出文采飞扬的句子,是写作者才华的体现,如何炼出佳句,本章中也给了我们方法。
掌控6种感觉: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心觉。
熟知3个要素:勾画轮廓、描写造型、添加色彩。
写出3重境界:把看不见的展现出来、让静止的活动起来、使能动的都进行个性化表演。
关于训练方法呢,作者也给出了明确答案,可以通过模仿、套用、训练发散型思维。 尤其发散型思维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思考、多维度描写、多联系思考。
我相信通过以上方法多加练习我们都能够写出神采飞扬的文章来。
标题也是文章的一部分,就如店铺的门头也是店铺的一部分一样,只是我们过分在意店铺中的商品,而忽略了自己是在店名的引导下才进入店铺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题目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并能通过平台机器审核获得推荐量呢? “标题学院”创始人崔阳老师提出爆款标题的三要素:情绪、信息量、价值。
《写作公式 新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一书中释若老师从结果导向在第11章节给出的标题建议是:有趣、有料、有效。
有趣就是激发读者的情绪。指一切能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情绪点。
写作中可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确定不同情绪的传递方案,比如恐慌、惊喜、悲愤、温暖、猎奇等。
有料即是透露文章的关键信息。读者只会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如果读者无法从标题中获得文章的关键信息,通常是不会打开链接的。所以好的标题要提练文章的关键信息。
有效即展示文章的具体价值。具体价值就是要告诉读者通过阅读本篇文章可以帮助你解决什么具体问题。我们通过标题向读者传递的有效信息可以是可学习、可操作、可复制三个方面。
可学习+可操作+可复制=有效
学会了标题的三要素,我们还要考虑平台机器的喜好,了解平台机器的审核和推荐机制。
平台是如何把内容精准推送给读者的呢?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贴标签和关键词。
平台的智能系统会通过分析读者年龄、点赞、转发、评论、举报等行为确定读者喜好,在内容池中发现相应内容给予精准推荐。
平台机器会通过抓取标题和正文中的关键词来确定文章所属领域,进而进行精准推荐。
爆款标题=读者喜欢+机器喜欢

本书前三个章节可以说是手把手教我们从阅读到写作超级实用落地的方法,技巧。从文章结构、行文至细化到教我们如何炼字、炼句,认真读下来是受益匪浅。
但我更喜欢最后那部分案例文分享,其中列举了一些新媒体文稿的写作方法和行文范例。像读书稿、讲书稿、书评等的基本写法,让我能有一个参考的基本模板,先学会,再学精,学会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发挥与创作,写作探索的过程会更加的顺畅。
《写作公式 新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一书还给了我们很多现成的写作实操方法,每一个章节后面还留了课后练习,我们可以跟着一一加以训练。让我们和释若老师一起读点书,写点文,做个有情怀的人。你会发现通过公式训练,媒体写作变的如此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