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我们都是勇敢的,但不要用这种勇气来折磨自己
《精神焦虑症的自救》(by Clair Weekes)中写道:The sufferer from nervous breakdown is neither fool nor coward, but often a remarkably brave person who fights his breakdown to the best of his ability with commendably although often misdirected courage.
我觉得说得特别好。我们焦虑的人,其实特别希望自己能战胜自己的弱点,从此过上幸福而不焦虑的生活。我觉得,能够一直这么不懈地去求索,真的很勇敢。
正如文中说的,commendably although often misdirected,就是说,我们把这种不懈努力寻求快乐的能量,错误地用在了不停地恐惧/judge自己身上。
我觉得,人的suffering分两层,第一层是你的问题本身给你带来的不幸:你太软弱/太敏感/太自负/太。。。,这些问题,在生活中会让我们遇到不幸的事情,所以我们suffer;第二层,就是焦虑,就是我们自身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不幸之后,我们就开始恐惧,开始judge自己,开始郁闷。。。
我觉得很多人说的“活在当下”,或者《精神焦虑症的自救》中写道的"don't fight it",说的都是我们应该想办法治疗这第二层的suffering,即焦虑本身。
但是很多人都觉得“活在当下”,或者“don't fight it, accept it”就是随波逐流,忽略自己的弱点,任由自己犯错。
这里面的误差在哪里呢?拿我最近经历的一件事举例吧:
我的一个弱点就是不敢在工作中向老板提要求,我总觉得自己的要求不合理。但是我这么忍着,自己就很难受。于是,我最后决定,怕就怕,不管了,我就得去提要求。然后,本着"accept it/活在当下"的原则,我就觉得,不用多想,就自己怎么想怎么说就好,反正对方不高兴,也不可避免,但也许我就学习到怎么沟通了。这么想是没错的。后来,我跟老板谈的时候,我刚一开口,老板就面露不悦。然后几乎我所有的point都被怼了。然后我就慌了。然后就思路不清地说了很多自己以为在补救的话。
整个谈话的过程可以说是比较失败的:我没说清自己需要什么;我老板还以为他批评我,是帮我树立了正确的观念。
那么,按照"accept it"的观点,应该怎样看待这件事呢?首先,我提要求,然后被怼,然后慌,然后被对方牵着鼻子说了跟自己需求不符的话,这个不愉快的过程,就是第一层suffering,即我由于自己的弱点,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顺的事情。然后,"accept it"就是说,“嗯,没谈好,很不开心,就接受它吧,是很不爽,但也没必要去一遍又一遍地想,为什么会这样,我是不是没救了,是不是因为我不适合这个地方。。。”。
但不去spiral地想这些“可怕”的事情,并不是说就“认了”。并不是说你要接受“我就是不会提要求,所以提了就会被怼,以后也会这样,我知道了,怼就怼吧,也许慢慢就好了”。对于第一层的suffering,我们是需要复盘的。但如何复盘,这个就非常关键。在我的例子里,我后来意识到的是,并不是我提的要求不合理,而是我老板属于那种不是很empathetic的人。而我一遇到这种人,就慌,就害怕,就妥协,或者自己就把自己的需求转化成了这种人能接受的东西,就可能已经不是我的本意了(原生家庭使然)。那我后来就觉得,要思考以后怎么跟老板这种人沟通,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看他能不能正向回应我的需求,也就是认同我的需求是合理的。如果这个做不到,那问题就是我们不和,可能就需要调整,转组之类的。但也许我们可以达到一个共识。
以上这个复盘的内容,就是真正有意义的fighting,就是真的考虑如何改善我们的生活体验,让自己快乐。不做这点,那我觉得确实会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才真的是随波逐流。
我觉得我们很多焦虑的人,就是“焦虑”和“理性复盘”经常搅在一起,最后焦虑总是占主导,然后我们就抑郁了,觉得被恐惧淹没,没有希望。
唉,不过想要做到理性复盘,对于一个生性敏感的人来说真的很难。我们这种人往往把emotion和factual experience搅在一起。所以这个确实需要不懈地努力,能做到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有时候,理性复盘的有效性也是跟一个人的阅历成正比的。所以,多虑的人,尤其是年轻的时候,会活得很辛苦,然后很多人可能就放弃了,找个安全的生存模式度过这一生,虽然心中也对精彩有很深的向往。。唉(再叹一口气)
一句题外话:不同的人,沟通模式真的很不一样。有些人就是很强势,有些人,像我,就很accomendating。有时候我觉得,弱者要想变强,至少在给自己树立信心的时候,要里那些强势的人远点。等自己对自己整个人有了稳定的认可以后,再去跟这类没有empathy的人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