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夏,怀念泉州的一碗四果汤

泉州的一碗四果汤,让我长久地怀念。
在泉州,几乎是每天要吃一碗的频率。因为各种事情,在日头下跑来跑去,已经是满头大汗了,终于从红砖古厝里钻出来时;又或者是在关帝庙前为关帝老爷祝寿,听完高甲戏,出了一身汗之后,还好街巷里有这一碗冰甜的慰藉,对抗炎炎苦夏,才有了底气。
一碗四果汤下肚,仙气从肚子里开始直往外冒。

四果汤的主料是石花膏,白白嫩嫩的果冻,看起来很普通,做起来却是费时费力。当地海边礁石的石花草,要在开水里熬上个把小时,当液体变得粘稠,便可以倒进容器里,耐心等待它凝固。 一个小梳子样的用具,把石花膏梳成长条状。正儿八经用石花草熬出来的果冻,是结实,有弹性的。
说来也奇怪,明明是无甚滋味,却不声不响,做起了这碗小甜水的主角。

石花膏冻可以加蜂蜜加冰水,冷藏后直接吃。还可以加很多配料,让它的口感更丰富。石花膏的小摊子上往往摆满了各种配料,薏米、绿豆、红豆、豌豆、芋头、银耳、仙草冻等,还有各种水果,西瓜。一律一碗8元,可以选四样。
配料的多寡,更考验店家的经营能力。毕竟在炎热的闽南,要准备这么多配料,还要保证它口味新鲜,可不是一件易事。

即使是石花膏遍地的泉州,口味也多有选择。秉正堂家的烧仙草和豌豆黄不错,中山路上旺瓜小食铺的石花膏挺传统的,但我最爱去的,还是爱啊石花膏。他们家的芋头好吃,蜂蜜不腻,吃完口齿清爽。
更何况,随时去都在大排长龙。嗯,在心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这是本地人都愿意多花一点时间的小店呢。出单率这么高,配料都供不应求了,自然也更新鲜了。

难得在泉州一趟,多花一些时间,为一碗好吃的糖水排队,我是愿意的。
常客来报道,往往语速坚定,报出心中的理想搭配。店主动作极快地往小碗里装。末了,再加上一勺蜂蜜,倒上小份冰矿泉水,就可以享用了。

去过几次时候之后,我也成了老主顾。“一份石花膏,再加芋头、阿达子、绿豆和西瓜!”可以毫不犹豫地报出我的选择。自信得仿佛是小时候,在课堂上解出了难题一般。当然,现在已经没人会为你的表现鼓掌。更何况,这碗糖水可没有标准答案,搭配出自己喜欢的口味,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我真是打心眼里喜欢这小糖水。小小一碗,没有压力,又充满了可能性。以至于,离开泉州了,还为这碗四果汤挂念着。
因为旅行的缘故,吃过了各处的糖水。兰州的甜醅子,浙江的木莲冻,云南的泡乳达,厦门的烧仙草,苏州的绿豆汤……东方的糖水总是这样,不甜得发腻,但清清爽爽,点到为止。这些糖水就像是散落各地的红颜知己,都让我念念不忘。
正餐之外的点睛之笔,我愿意永远为它们腾出一席之地。
活到傍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