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独特眼光的收藏家们,从三个方面洞察出成忠臣的作品最靠谱

成忠臣人物国画作品

成忠臣人物国画作品
一、成忠臣学艺较早,17岁时开始研习传统的人物、花鸟及书法,在叶浅予大师门下学艺。他早期的作品传统功底十分扎实,叶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几十年来一直铭记恩师的教导认真做人从艺,他把恩师的这一良好画风体现在自己的画中。在随恩师学习画法之外,他刻苦研习历代历派各家的笔墨精华,特别是对陈洪绶、徐渭、八大、石涛、任伯年、虚谷、吴昌硕诸家研习颇深。他研习这些历代大家都是历史上杰出的画家,其绘画源头可溯至宋元文人画,他传承了任伯年衣钵,为此他的画一个最大特点是突出“逸”,这是文人画的最高境界,是“清”、“远”、“旷”、“达”的综合体现。这种境界可分为“高逸”,意为不屈权贵,远离世俗,又可分为“清逸”,所谓“清逸”是历代文人所追求的境界,是一种超然的人生态度。在成忠臣作品里,其体现出的就是“高逸”的境界,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亚明老曾评价他的画“把任伯年技法领悟的这么精深的,在国内绝找不出第二人”。成忠臣早期的人物、花鸟作品,重点是吸纳了众多历代大家的画法,并融入一炉化为自己特色,再用纯熟的技法表现出“逸”的格调境界。

成忠臣山水国画作品

成忠臣人物国画作品
二、在成忠臣画中,他抓住的不是简单的外形,而是其神气精髓,体现出中国人独特的一种向往方式和哲学观念和审美情趣。他的作品注重“传神”,能表达出事物的内在精神和气韵。真正好的绘画讲究的是“生气”和“神气”,他能表现出所描写的审美价值。在成忠臣画中传承出的是传统审美准则的气韵美,气韵美是绘画的最高境界。他注重书法用笔,其书法和绘画同样具备独特的审美价值,为此他的书画都遵循其自然的发展规律,体现在一种自然节律上,而这种节律放在艺术创造中就是气韵美,这是节律的一种艺术升华。他的作品还注重气韵生动,而有气韵生动的作品在精神上是自然流露出的“气”,是思想感情的想象,而“韵”是个性感觉。它要求艺术家无论画人物、花鸟、山水都要能体现出它们的精神之美。在成忠臣画里,让我们看到的是,既能体现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变化形态于作品内在美。但这一表现离不开他丰富的心灵,因为一个画家的内心越丰富,他的画作就越有内涵,这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成忠臣山水国画作品

成忠臣几十年来作画一直用古墨古矿石色颜料成忠臣的作品最靠谱
三、成忠臣从艺认真,所用绘画材料十分讲究,他几十年一至用真正意义上的宣纸和颜料,早期都是在全国各大文物商店求购。他用颜料从不用化学色,而是矿物宝石色颜料。为辨别古宣纸,他让老友章飚先生联系中国宣纸协会会长吴世新,跟吴老学习古纸辨别知识。在用墨上,他历来主张作画用旧墨,他说“墨与纸一样,是越陈越好。”在古代古人制墨,烟都是捣的很细,下胶多寡,仔细斟酌过,现在的墨与古时的墨完全不一样,现在是粗制滥造,胶又重又浊,烟又粗又杂,这样的墨怎么会画出好画?再是众多画家都用现在的墨汁,这类东西更不可能出好画。成忠臣解释说,用墨最好是清中期以前的,年代久的墨碎裂的那些,加胶重置,又黑又亮,用这样的墨作画,光彩夺目,能更好地体现出墨分五色之妙。古时候画画所用的墨与颜料一样,首先要捣得细,古人在制墨上有“轻胶五万杵”之说,从中道出了制墨的奥妙。另外,成忠臣对所用的印泥也相当讲究,一般都是自己用老朱砂调配,而不用那些市场上的十分鲜艳的俗气印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