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条目翻译 - 伊朗伊斯兰革命
1978-1979年间的推翻了巴列维王朝的革命
伊朗革命,又称“伊斯兰革命”,是一系列革命运动的统称,最终,这场运动在推翻巴列维王朝(时任沙阿为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之际来到最高潮。之后,革命势力组建伊斯兰共和国,由大阿亚图拉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Ruhollah Khomeini,革命中的一支力量的领导者)领导政府。伊朗国内,各路左翼及伊斯兰宗教组织以及学生运动都对革命给予了支持。
简要信息
属于伊朗立宪化进程以及冷战的一部分
时间:1978.1.7-1979.2.11
地点:伊朗
原因:对沙阿统治的不满、鲁霍拉·霍梅尼的流亡、社会不公正、宗教原因及其他原因
目标:推翻巴列维王朝
方式:抗议示威、罢工、公民抵抗
结果:沙阿与君主制被推翻、1979年石油危机(又称‘第二次石油危机’)、经过公决,伊斯兰共和国宪法取代《1906年波斯宪法》、大阿亚图拉霍梅尼成为伊朗新任最高领袖、伊朗人质危机、两伊战争开始、伊朗革命成果得到巩固
冲突双方
· 巴列维王朝、摄政议会、Rastakhiz党、帝国陆军、帝国卫队、萨瓦克(SAVAK,情报与国家安全组织)、Shahrbani(执法力量)、宪兵
· 革命议会、过渡政府
· 反政府力量:伊朗学生联盟、伊斯兰学生联盟、战斗教士联盟、伊斯兰联盟党、伊斯兰敢死队、伊斯兰革命组织圣战者、激进穆斯林运动、伊朗人民解放运动(JAMA)、民族阵线、人民党、人民圣战者组织、激进共产主义者联盟、解放劳动阶级斗争组织(Peykar)、人民敢死游击队组织
双方领导人
·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首相:Jamshid Amouzegar、Jafar Sharif-Emami、Gholam Reza Azhari、沙普尔·巴赫蒂亚尔(Shapour Bakhtiar);萨瓦克领导人:Nematollah Nassiri(身亡)、Nasser Moghaddam(身亡);军队指挥官:Gholam Reza Azhari、Abbas Gharabaghi、Gholam Ali Oveissi
· 霍梅尼、Mehdi Bazargan、Morteza Motahhari
备注
· 1979年1月22日,摄政议会领导人辞职,会见霍梅尼,摄政议会随即被部分解散。
· 1979年2月11日,伊朗帝国陆军宣布终止对王室的支持,改为中立。
· Mehdi Bazargan是过渡政府的总理
· Morteza Motahhari是革命议会的领导人
1977年10月,伊朗国内爆发了反对沙阿的游行示威,之后,示威演变为公民抵抗运动,世俗与宗教力量都参与其中。1978年8月19日,Rex影院发生纵火事件,造成至少420人死亡,之后,抗议力量迅速扩增,这场火灾也是史学界公认的革命导火索。1978年8月至12月间,伊朗全国发生多场罢工与示威游行,国家陷入瘫痪。1979年1月16日,沙阿逃离国家,流亡海外。这最后一位波斯君主在逃跑前将国家留给了摄政议会与不支持王室的首相沙普尔·巴赫蒂亚尔。伊朗政府随后邀请霍梅尼回国,后者抵达德黑兰时,受到上百万伊朗人的欢迎。2月11日,游击队和叛军在街头巷尾痛击依旧忠于沙阿的军队,王室统治彻底崩塌,霍梅尼不久后正式掌权。1979年4月1日,经过公民公决,伊朗正式改国体为伊斯兰共和国,《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生效后,霍梅尼于1979年12月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革命发生得太突然,震惊了全世界。历史上,革命的爆发总是需要催化因素(如战争失败、经济危机、农民起义或者军队哗变),但当时的伊朗在革命前正处在相对繁荣的时期,社会正经历着快速的进步,政府也深受民众拥护,却依旧发生了革命,之后,大量伊朗人流亡海外。巴列维王朝这个亲西方的极权君主制政府被推翻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以法基赫的监护(Guardianship of the Islamic Jurist,又名教法学家的监护)为原则的反西方神权政府。总的来说,伊斯兰革命是一场暴力程度较低的革命,重新定义了现代革命运动的意义与实践方式(诚然,革命之后,伊朗依然经历了部分暴力活动)。
© 本文版权归 张程ZhāngChé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