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该面对的唯一的难是把作品写好
昨天逛微博,看到知名小说作者说在微信读书上看到自己的书,且免费,但自己没有收到过一分钱。在其评论中,另一文艺作者说往往拿不到电子书收入。另一出版社编辑说“除非销量多一些或者出版社严格结算。”
另看到知名文艺作者说出版商欠钱不给,而且还是认识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么几个结论:
1、书的销量可能不太好。
2、出版社的编辑可能没那么严格,比较懒散。
3、跟编辑认识、是朋友都没什么用,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4、作者自己该好好看完合同再签,至少知道什么是自己应得的钱,怎么得,都从哪得的,多久得一次,记不清楚就写在手机的日历app里。小说都能写得清楚啊对不对,真金白银的事儿怎么不多上上心呢。
5、不必老闷头写一本出一本,编辑有KPI,作者不用负责背。耐着性子打磨一两本好的吧,尤其是那些销量一本不如一本的,毕竟长销书才永远有钱拿。
6、读者也不必觉得“我看了免费的书,让作者挣不到钱了”,不是这么回事。里面编辑的回复很对,问出版社要个电子书收入明细就行了。作者不知道自己的书都在哪些平台,倒也正常,一般也不会想着问,看到才知道,再看一遍4吧。
小说作者的评论里有个律师说“合同给我看看”作者应允,许是什么特别铁的关系吧(必须要特别铁才可以呦,合同也涉及隐私和保密呦)。接触那么多作者和他们的“律师朋友”后有一个心得,律师也有很多不同的律师,比如离婚律师、维权律师等,首先有一个对口的问题。
虽然律师都会为自己的客户争取最大利益,但有时并不适合直接干涉合同,我是说请不要直接改合同,尤其是,出版方往往也都有自己的法务,一来一回又浪费不少时间和口舌。
更好的方式是让律师朋友跟你解释具体条款的具体说法是些什么意思,可以容许有多大的空间。最好是你自己见过足够多的合同,能明白哪些能谈哪些不能谈,哪些是国际惯例,哪些是在欺负人。
不过这样的要求对于普通的作者来说许是过于严苛了,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比如版权(作者)经纪人。写作是作者的专业,做好这个就够了。
以上是昨天发的豆瓣广播,有个人给我回复,说现在靠写作养活自己太难了,我回复说“单靠写作是比较难,不过“养活自己”是需要到什么程度呢?首先作品得能出版,拿到版税。然而不是所有的作品都值得被出版,能出版也不见得卖得好。拿不到多少钱,是因为卖得不好;而卖得不好,是因为写得不好。市场是很现实的。”
然后他把我拉黑了……
可能我说得太绝对吧,再补充一下,写得不好也不是说作者就不行,可能写的角度应该调整,可能策划需要更具体,或者定位再找准点。总之有很多方法,大家可以一起努力来做好这件事,不要老自怨自艾就行。
干啥都难,不止写作这一条。
挺烦老拿写作难、难以养活自己说事儿的。那你别写了呗,谁逼了你了吗?要写就得能吃这份苦。“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唱~!
话说到这里,没想到还能有人给我评论一个“自古以来”的——“ 自古以来搞写作、搞文艺都难以养活自己的(相比其它职业而言)。”
2021年了朋友, 能养活自己的营生有很多嘛,一边能养活自己一边写作也没问题呀,我们绝大多数作者都是这样啊。实在不能兼顾,也要先保全自己呀。为什么一定要执迷于一种苦哈哈的状态里孤芳自赏呢?(没有针对谁,一种豆瓣普遍现象,现象。)
就最近,我们看的一个改稿,跟作者磨了一年了,我们下了很多功夫,连结构都给他整好了,还是不行。
但就继续磨呗,这就是我们的工作。难不难,难又怎么样呢?这事儿不难,干着有啥意思呢?
反观老觉得出版难的朋友们,只要你写得好,出版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写得好。好选题大家都是争着抢着要。
像我们最近出的一本历史书,作者不完全是素人,有一些名气的,更重要的是他对他所写的内容确实有足够多足够久足够深入的研究。
我们推这个选题的时候也遭到了一些冷遇,一开始并不顺利,也被说没有流量啦,不适合他们啦,有顾虑啦。但终归也是遇到了合适的出版方,合适的编辑,不止顺利出版,上市一周,当当7日榜到第四名啦,而且已经开启首次加印。
过去那些拒过这个选题的出版社又找过来问这个作者有没有其他的稿子,甚至去私下联系作者。
“流量”做出来了您想起来啦?那这是不是我们先去做了呀,光等着吃现成的啊?哪那么多好事儿?这个过程难不难?难又怎么样呢,这不是我们该干的吗?
每一个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往往都会有一个出版梦,但基本上也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实现。
梦嘛,就觉得是有距离的,约定俗成一般地,觉得是很难的事情。还会用过审难、书号贵、小说出版难这些被灌输的想法来增加难度。
不是这么回事,不是说没有这些难度,你的作品就能出版。
出版这个事情也讲求天时地利人和的,缺一不可,就算有好的经纪人,好的出版方,好的编辑,没有好的作品都不成立。
作者该面对的唯一的难是把作品写好。出版方面的难请交给版权(作者)经纪人和编辑,不用你自己操心。
至于怎么把作品写好,我以前的文章说过很多了,下一篇文章还会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