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雨季(作者:许明霞)
就那天沥沥拉拉下了一天的雨,傍晚时分雨还特别的大,仿佛听到旱了许久的土地滋滋的呼吸声,黄历显示入梅了。
跟后的天气乖戾得很,或阴或阳,没有大晴,也没有雨,闷闷的,让人觉着不舒服。这梅雨季节的天还是原来的天,可性情已截然不同。失去了特性,让人不知所措。
南方的雨季原本是潮湿漫长的,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或赤脚到外面泥土地里走上一会儿,满心张扬着对自然的欢喜,雨打在脸上不疼,脚踩在泥里不凉。
儿时到了黄梅天,我们的情绪会跟着这沥沥的雨恣意疯狂。那个时候大人们都忙于农活,起早贪黑风里雨里的,根本就顾及不上我们这些满心满脑都长了腿的孩子,于是在放任的同时也乐意叫孩子们到田头地尾帮他们送上一把捆秧的草把,或取来一件抵凉的外衣。孩子们来回飞奔穿梭在田间,那时的田埂被勤劳的乡亲们修理得光滑而干净,不像现在杂草丛生。一旦田里上了水,田埂上就随处可见粗粗壮壮的蚯蚓,大大咧咧地横在路中央涌动着身子。孩子们奔跑着,被踩得滑腻的田埂偶尔会让他们一个踉跄,倏尔滑倒,父母见了难免呵斥。滑到了爬起来继续奔,周围田间四处是人,大家见了会善意哄笑,继而戏谑几句,没有一丝的恶意。邻家田里吃点心时,会大声吆喝隔壁田间人家一同享用。还有那壮实的汉子中气十足的赶牛犁地的“噼”“嘞”声余音袅袅……淳淳乡风浓得像梅天的雨,密密匝匝将人包围着。
还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可梅雨季节却没了撩人情思的雨,似乎刻意让人淡忘从前曾有的那样分明的季节,要重新回忆那渐远的乡风。再也没有满田乡亲的吆喝声和笑声,再也没有满身泥巴带来的乐趣,再也不用站在白茫茫的水中咬着凉凉粽子感受那特别的嚼劲,再也没有你追我赶插秧时撩起的悦耳的水声……没有人介意田埂上的杂草是否太过茂盛,蚯蚓仍然横行,就在一瞬间,“突突”声中,白茫茫的田间就有了一片嫩绿。空旷中没有雨丝交织,没有人声鼎沸,安静中的机械发动机的声音格外突兀……
我想像着细雨敲打大地的声音,我憧憬着再一次在满是蚯蚓的田埂上奔跑,在这个愈来愈寂静的季节,我更希望有许多噪杂的声音出现——嘻笑声、吆喝声、呵斥声……和着梅天特有的雨水声来苏醒我们的热情,来召唤远去的自然。
2021年7月6日发表于茅山民俗文化研究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