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2021
难得自己在家,突然不知道要写点什么,就像高中一天要编出三篇周记。于是我想去知乎上找几个题目过来也许是好办法。
因疫情原因在海外没回家的留学生是什么感受?
去年这个时候就已经不是留学生了,我发现年纪越大就越讨厌自己学生的身份,越不愿意提及自己是学生。出国已经三年没回家了,即将开启第四年,来路短去路长,18年夏天拎包走的那时候从来没想过会是这么长久的告别,但这也仅仅是一种没有任何主观情绪的沧桑感,感叹时间飞逝和人生的不可预料。看着依然留在美国的,和早已回国同学发的朋友圈,北美漂和北漂,我感受不到什么差别。
如果一个人是因为希冀着国外的美好而出国,他可能会后悔;而如果是因为自己遇到的问题在国内无解,那他很少会后悔。我属于后者。空气污染,996,房价,这是我在国内无法避免的问题,当一个问题摆在我面前而我确认自己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会非常的devoted,偏执到神经。如今来美三年,我认为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我已经解决了这三个问题:365天的空气质量优,朝九晚五的工作,房子的首付我也攒出来了,一年的工资足够。
老外说你们中国人太爱去担心未曾发生的事,比如当你考了第一,还没等开心几天就要担心下次考试,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这一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通用标准,可能是因为老辈们生于贫乏,饥饿的记忆太深刻。来到美国,我是否能放弃这种思维一丢丢?比如在国内的时候,周末时常要给自己加加班,学点新知识,充实一下生活,总担心自己的未来,可现在呢,我更喜欢周末中午喝一罐啤酒,然后开车去球场踢一次业余的球。原来的时候为了练吉他故意把手磨破再长好,现在只想有时间弹弹尤克里里,吉他那弦太细,按不动。
没回家的感受?没法跟家人一起吃饭了,nothing else。比起生活和社会上的苦,这一点点不舒适算什么呢?有时候特别不理解说,为了跟父母多待一会儿,为了多吃点好吃的多玩点好玩的要回国,对于二代们来说这些确实就是他们的人生追求,回就回了。可对于穷学生来说,不能听忽悠。要活得真实,生活才无从欺骗你;要学会感恩生活,不是靠读什么书,学什么技术,晋升什么职位,要靠生活本身。
昨晚上做梦,梦见自己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