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一次有效的家长会?
1.会前准备
将具体的时间、地点安排提前通知给各位家长,可以制作电子版的通知函,这样的形式会让家长感受到仪式感,无形之中增加重视程度。
第二步:迎接准备可以选择2名志愿学生,帮助接待家长,或者在教室门上粘贴班主任的名字,以便家长寻找地点,并在家长到来后热情迎接,营造融洽的氛围。
第三步: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安排家长会的进行节奏,提前规划全体会议与单聊的时间安排与内容,保证家长会正式进行时的流畅性。
一、多元形式,有的放矢家长会的目的在于加强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相促进。而每次家长会也会有不同的主题及更具体的目标,例如:新学期的展望、学生成绩情况交流会、心理健康教育交流会等等。针对这些主题,老师们可以设计不同的环节,让家长会形式多元。
1. 表彰会
表彰会这一形式能够有效地快速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表扬家长,感谢家长对于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可举出实例,例如:某家长及时与老师反映学生的情况,积极地与老师详谈。表扬学生,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点名表扬,例如:哪些同学乐于助人、哪些同学课堂上积极发言、哪些同学踊跃参加活动等等。
2. 展示会
展示会能够让家长更具体地看到学生在校的付出与成果。选择好展示的内容,如:作业、手工作品、活动记录,以及课本剧的表演展示等等。
3. 圆桌茶话会
圆桌式对话没有主次尊卑之分,老师与家长可以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老师可以在家长群事先收集家长们感兴趣的话题,再在交流会上进行探讨、交流经验。
召开家长会时,老师们应与家长处于平等的交流位置。对于个别违纪的学生,应与家长进行单独个谈,共同商量帮助的措施,避免在大庭广众中点名,使家长尴尬不适。
长时间的会议会引起家长的反感,也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针对本班家长的文化层次特点,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老师的引导与建议都应该具有针对性。
家长会结束后,有许多要点需要老师们的反思总结,例如:家长们的倾听反馈如何,哪些学生的家长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家长多次未前来开会,会后一周内学生的表现如何、有怎样的变化趋势,家长给出了哪些建议等等。会后反思能让家校教育的和谐结合更上一层楼,提高育人水平与质量,让下次家长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