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学:肥皂粉入华时间浅说兼谈利华“五联画”广告之内涵
1903年,德国的盖斯勒和鲍厄发明了肥皂粉,这一洗涤的“新材料”,约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于我国真正普及开来。民国十五年一月五日《新闻报》刊了一篇《改良国货肥皂粉》短讯,其云:
五洲固本厂年所出肥皂粉,用以洗涤精细绸纱蔴毛织品等衣服,成绩佳良,颇为各界所欢迎。近复改良加工精制,质料色泽,实加舶来品而上之,闻总发行所四马路五洲药房该项皂粉,销路日见推广云。
同日,《时报》第二张只是将标题前后变动了一下,改为《国货肥皂粉改良》,实际是完全相同的内容。可见于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生产肥皂粉的厂家。
另外,1924年《工大周刊》第5期,6——7页,刊了许世询《分析肥皂粉之捷法》一文,其主要通过化学试验,将“作法”与“计算法”作了略述。1932年,《山东省建设月刊》第2卷第7期,各省建设要闻(二十一年七月份)载有《中央工业试验所发明丝光肥皂粉》一文,借实业部中央工业试验所所长吴承洛言,通过研究,依该所发明之方法,制出之肥皂粉,与舶来品功效,完全相同。而上海中国化学工业社总经理方掖仙氏,致函试验所,商请传授该项制造方法云云。至1937年,署名系千的译者在《机联会刊》169期刊载了《肥皂粉制造读本》,全文共分:肥皂粉的概说、肥皂粉的性质和功用、原料、肥皂粉制造设备、肥皂粉制造法、肥皂粉原料配合生成、生产原价计算,七个部分,系统详实,对于生产厂家,实具备较好的指导性。
从上可见,除五洲固本厂制造肥皂粉外,另如上海的中国化学工业社也积极介入到此一生产项目来。
然肥皂粉入华的时间却要早得多,大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初六日 《新闻报》第三张“本埠新闻”有一则“赠肥皂粉志谢”短讯,其云:
法界殷裕泰号新到英国康朴厂肥皂粉,粉色浅蓝,用以洗白丝、衣服,不致变黄,且有卫身(生)祛毒之益,昨承以十二包见赠,书此志谢。
实际上,殷裕泰号从是年的二月开始,即在《新闻报》上已在频繁刊登《化学新出康朴肥皂粉零趸出售》《康朴肥皂粉新货已到》等广告。
可见,德国之盖斯勒和鲍厄于1903年发明肥皂粉后,该洗涤“新材料”,经3年时间即流传入华,此时间许未必精确,然迄今约115年,却大抵可确定。




上之五联广告画,给我们带来了几重信息:
1、洗衣服是女性的行为,哪怕是家庭“富贵”的妇人,自己喜欢的“绸衣”(珍贵衣服),只有自己动手洗“才称心”。
2、“贵妇”们即使有佣人,佣人也基本为女性,如所谓之“娘姨”,可见是时实将女性视为——家庭主妇,洗衣服的。
3、利华皂粉广告,暗指“女性之手为其第二颜”,遂这则广告画奇妙的略去了皂粉作为洗涤“新材料”在洁净衣服上的基本功能,而将重点转于女性之手:“你的手不会受损伤吗?”“你看,反而比以前白嫩些!”实际上现如今亦常有人将女性之手说成第二张脸,这一切都是在物化女性,无论是脸还是手,所谓“白嫩”一词,实是男性庸俗视角的一个绝妙镜像。
4、广告的真实性、皂粉是否伤手并不重要,于利华皂粉厂而言,能吸引人注意的广告才是最为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