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的味道
今年5月,几乎每天都晴空万里、云朵飘飘。虽然有几天很晒,但也温度适宜,整个月份都感觉很舒服,跟去年同期的闷热难耐相比,差别巨大。有一天,跟老爹说,如果北方夏天一直这样就好了,像云南似的。老爹回答,那也不行,温度不够,会影响麦子成熟。
之前我从也没往那方面想过,因为一直讨厌过夏天,不喜欢高温。家里好多年都没有种植过作物了,我似乎都忘了这个事。从跟老爹聊完,和朋友再谈论天气时,都希望该热的时候热起来,真诚地关心起麦子的收成。
进入6月,气温上来了,每年夏天,这时候郊区旷野的空气中会有一种淡淡的味道,有时甚至在环路上都能闻得到,混着青草和麦香,一种特有的丰收季节的气息,会弥漫开来,有别于秋日的干草和果香。即便周围没有麦田,也能感知到是麦收的季节。
不远处,华北平原广阔田野间,成千上万亩麦子齐齐长大,麦浪随风呼啸,气息跨过高楼和大厦,穿过立交桥和体育馆,能到达城市的边缘。更何况,北三环附近,还有农科院的一百多亩麦田。可能在乡间待过的人,鼻子对庄稼的气息稍微敏感点,我曾经问过好多人,人家都闻不到。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我和他们都一样了,能闻到的就是汽车的尾气味、道路被晒出的沥青味,混杂着周围楼宇被暴晒过的干热气息,我似乎也忘记了麦子该收获了。
6月初,从朋友圈里看到有的中学里,开始收割小麦,校内小小的一块试验田,承载着全校师生的期待。保安骄傲得笑着,开着崭新的蓝色三轮车,上面装着不多的金黄色麦秆,松松散散得,尽量每一颗都立着,麦穗低沉,周围是师生们欣喜的目光,仪式感十足。
与其说丰收,倒不如说是展览,跟多年前田间地头拖拉机上,大捆堆积着被压结实变形的麦子们相比,三轮车的上每一个麦穗都有舒展的空间,似乎每一棵麦子都有独立的灵魂。
如今田间的丰收,好像都无须经历这样的过程了,不用经过收割、装车、脱粒、暴晒、入仓。像大农场似的,小块土地也都被集中承包起来,大型收割机进去走一趟,就直接脱粒了。大概只有在山间盆地必须手工收割的地方,或者像这种小块试验田,才能保留如此传统的步骤。
这些金贵的麦子们,在告别土地和脱粒入仓的途中,得以离开久居的地方,有个短暂的旅途,看看人世间其他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