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瞬间会让你觉得对方情商高?
1、能明白别人的言外之意。
跟女神聊天,一直都是你在找话题,女神说了句:“我要去洗澡了。” “好,我等你。” 同事凑过来好心“提醒”你:“不是我的意思啊,最近有很多人议论你,说你现在太张扬了,这不太好。” “好的,谢谢你告诉我。” 领导把你叫到办公室:“小张啊,这事你如果这样做会更好。” “谢谢领导表扬。” 跟朋友借车,他说:“那我得跟我老婆商量下了。” “那商量完给我答复。” 女孩目光殷切地看着你,说:“怎么办,这个点宿舍肯定关门了,这我怎么回去啊。“ “要不我带你翻墙?”
明明顺着别人的话,为什么自己反而越来越不受人待见?
这就是因为没能洞察别人话语背后的目的:
女神的洗澡也许是让你别再烦她、同事的好心提醒也许是他自己的想法、领导也许不是在表扬你而是在警告你下次别再犯、朋友的问下老婆也许就是在拒绝你、女孩说宿舍关门了也许只是不想回去(狗头)。
能够清晰洞察别人的话外音,会少却很多烦恼,也是最能瞬间让他人觉得你情商高的地方。
2、不会拒绝对方的赞美
有一次黄渤上《鲁豫有约》接受采访。
鲁豫问他:“现在觉得自己特别火了吧?”
如果是我们,这个时候可能会说:
“没有啦,都是观众抬爱。” “其实我没有关注这些,做好自己就行了。”
谦虚是美德,很多人面对赞扬的下意识回答都会选择谦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样当然也没问题,只是这么回答相当于没有接住对方的话,很容易让谈话陷入停滞。
让我们来看看,黄渤是怎么回答的:
他说:“都来《鲁豫有约》了,能不火吗?”
一句短短的反问,既委婉地承认了自己现在确实火,又捧了鲁豫和节目一把,反夸对方,让双方的聊天气氛变得更加愉快轻松,话匣子就这么打开了,这个回答堪称滴水不漏,属于高情商典范。
3、知道什么时候该装傻
某个周末的下午,一个男同学回到宿舍,一打门就是一副旖旎景象,室友正跟自己女友卿卿我我,此时气氛瞬间就凝固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一般可能会这么说:
“打扰了,你们继续。” “不好意思,走错了。”
类似的话相信是绝大部分人的应对方法,但其实对方已经很尴尬了,这种尴尬不会因为你说这两句话就能消解,而且女生大多也害怕或者害羞自己谈恋爱的事被别人知道。
所以,这个男同学的做法是,眼神茫然地扫了一圈宿舍,然后眼睛凑到门上看了看房号,骂了句:
“靠,这都能走错。”
然后默默关上门,离开了。
有很多人认为,碰到这种情况一般脑子都一片空白,哪里会转得那么快,一下子找出最佳解决方法。
这个时候我建议你多读书、读好书,阅读能够提升阅历,也能够修炼情商。其实就跟做练习题一个道理,一道难题第一遍做对了,但是换个角度提问也许就不会做了。书看多了之后,肚子里有货,自然而然能够应对各种难题。
4、不会让自己吃亏,但也不会让场面太尴尬
还是黄渤,有一回的颁奖活动上,颁奖人开口就调侃黄渤。
颁奖人问:“马云说过一句名言,我以为是说给他自己的,我发现那句名言同样适用于黄渤!你知道那句名言是什么吗?” 黄渤回答:“我还真不知道。” 颁奖人又问:“马云说,男人的长相和他的才华往往成反比的,不知道黄渤你怎么看这句话?”
这句话当然不是什么好话,言外之意是调侃黄渤的长相,换做任何人心里都会有点不舒服,但这又是公共场合,直接回怼会让场面很尴尬,难以收场,而不反击又等于吃哑巴亏,让人看轻。
让我们看看黄渤是怎么来回答的。
黄渤反击说:“我相信这句话也一直激励着您!”
言外之意,我长得不好看,但是你也不怎么样。言辞不尖锐,但是效果却丝毫不差,也没有让颁奖人下不来台,双方打个哈哈,活动依然可以进行下去。
5、懂得满足自己需求的前提,是照顾好别人的需求
女孩想出去逛街,看到只会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的男友,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抱怨说:“就知道打游戏,让你陪我去逛街也不愿意,你看我闺蜜的男朋友多好,懂得照顾别人,你呢?”
男友一听不乐意了:“我上班那么累,玩一会儿游戏怎么了,你要逛街就自己去啊。” 女孩更气了:“就你上班累,我上班不累吗?爱去不去,不去拉倒。” 男友回怼:“深井冰,逛个街还要人陪,矫情。”
双方不欢而散,矛盾就这么产生了。
其实各自的需求不难理解,女孩想要个人陪自己,不喜欢男友老是玩游戏,男生则想偷懒的同时还要面子,被女友拿别人来贬低自己,心里不爽于是就口无遮拦,演变成了吵架。
那怎么照顾双方的需求?放一段我在一对情侣家中听到的真实对话,看完你就明白高情商人群是怎么解决人际关系的问题的。
“亲爱的,我觉得你越来越好了。” “为什么?” “我闺蜜的男朋友老是玩游戏,都不会陪陪人,搞得我闺蜜可难受了。你虽然喜欢玩游戏,但毕竟工作累需要放松一下,而且平时已经很体贴人了,今天你要是愿意陪我逛街就好了,我姐妹会羡慕死我的。”
发现了吗,少用指责的口吻去输出自己的情绪,否则迎接你的也只能是对方的情绪,而非理性的表达。所以如果想要让别人接受你的需求,不如尝试着先照顾好别人的需求,再陈述自己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会更加愉快。
其实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很多方面,比如带着孩子出去玩,孩子特别爱跑,爸妈就很容易担心孩子的安全。如果以指责的语气说:
“你就不能安静一点,不要乱跑。”
孩子大概率不会理会,或者只是安静一下,又立马活泼起来。
但如果照顾孩子的想法,对孩子说:
“这里人好多,妈妈怕自己走丢了,你牵着我的手保护妈妈吧。”
孩子也许就非常愿意这么做了。
6、能够巧妙圆场,不会让对方尴尬
一对男女朋友计划周末去一个新的地方约会,那是一条新商业街,男生前一天就去踩点了,于是很快就找到酒吧地点。
可是女生心比较大,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完全不熟悉这个地方,人多不说手机导航还有点偏差,在商业街里转来转去,足足耽搁了半个多小时,最终还是男生找到了她。
这个时候女生别提有多尴尬了,默默跟着男生,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还是男生主动开口,他没有抱怨。
“你怎么这么笨,一个酒吧都找不到。” “其实只要问问别人就好了,还得我出来找你。”
诸如此类的大道理和责怪的话都没说,他只是说:
“你有没有发现这里每条街都差不多?” “我昨天来这也差点找不到路,怪我没有提醒你。”
还有一对夫妻,丈夫是企业高管,很好面子。妻子则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创始人,妻子的年收入长期要高过自己的丈夫,是一位双商极高的女性。
他们对待生活有个共同原则是,我想买什么我自己买,不会去干涉或要求对方。
有一回妻子给自己买了辆豪车,夫妻两个一同开着这辆豪车去参加一个朋友聚会。席间,被一个朋友笑着调侃:
“嫂子越来越厉害了,那辆车我估摸着得上百万了吧,你丈夫都要羡慕死了。”
结果妻子挽起丈夫的手,声音柔和的说:
“你误会了,前几天是我的生日,那是我丈夫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巧妙圆场,能缓解生活中80%的交际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