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力不赚钱,赚钱不费力
从小我妈就告诉我一个道理:“费力不赚钱,赚钱不费力”。她当时的意思是要我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然后以后可以获得一个不用出卖体力的工作。这样就算是不费力的赚钱了。
后来我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为此我辛辛苦苦考上一所知名大学。直到大学毕业那年,我对这份从小支撑我奋斗的人生大道理感觉到了严重的现实反差,人生陷入迷茫。2013年我毕业后去了广州的文冲船厂,老一辈口中的大国企啊,好地方啊。税前工资三千,扣完五险一金、住宿费水电费以后,每个月到手2200~2300,我记得我那时候拿过的最高薪资是第一个月不扣社保的时候,拿了2700多,当时觉得好高兴啊!
当时宿舍门口的快餐店,一份煲仔饭是15元。其他差一点的盒饭大概是12左右。所以我那个时候根本不敢出门,平时老同事们说周末去大沙地、上下九步行街逛一逛啊,我看着自己的钱包,算啦,还是宿舍蹲吧。
当时宿舍隔壁是大专院校的实习生,他们确实是工作比我们辛苦一点,需要在现场摸爬滚打,但是他们一个月到手的是5000+,如果加班多点还可以更高。我们是合同工,加班也是不会有加班费的,只是可能会有一顿加班餐。那个时候,似乎“费力才赚钱”的现象在赤裸裸的打脸。
我这个人自己出来工作以后,就不会问家里要钱。自己在那省吃俭用攒了一万块,然后在离职的时候把9千多的住房公积金取出来,怀里揣着1.9万就出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了,那一年是2015年初。
春节后的机票比较贵,所以坐了目前为止人生中最贵的一次自费机票出发闯荡,在外面用1000块包了一个月租酒店,然后慢慢找工作。经历过单休、单双休轮替的公司,住过20块钱一晚上的火车站附近的旅社,尝试过好几个行业的工作。后面终于进入了现在的我的行业。大概是这个行业在当时让我有了能够月入万元的职业憧憬吧。
你以为坐在办公室,吹着空调,面对着电脑工作的就是“费力不赚钱,赚钱不费力”了吗?不,大多数坐办公室上班的人的收入赶不上跑滴滴的、送外卖的,只需要辛苦一点,勤快一点,跑滴滴、送外卖坐在互联网服务业野蛮扩张的时代浪潮的潮头,收入真的不是一般的上班族可比。
所以,真正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意义、真正的“赚钱不费力”应该是什么?是具备一颗能够思考未来的脑袋,是具备能够预判未来时代风口的眼光。大学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微积分、线性代数,大学里课堂上的时间太少,要学的东西太多,大学里培养的是我们自己学习东西的能力。
所以真正的“赚钱不费力”应该是什么呢?也就是说,未来的时代风口应该是什么呢?我觉得一定是中国的股市。所有的发达国家,最后都会把股市做成资金的蓄水池。股市发展的好,上市公司才有资可融,中国的核心企业才能融资扩大规模,增加竞争力。为什么中芯国际上市一路开绿灯,还不是为了早点进入资本市场融到资搞研发。
未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养老金、社保都在慢慢投入股市,与美国一样。未来做多中国股市已经是政治正确了。说不定未来你的养老金也来自于社保基金、养老基金在股市的投资收益呢。
真正的“赚钱不费力”大概就是你持有中国的股市,搭上中国金融市场高速发展的列车,然后躺着就把钱赚了。不管你是平躺还是侧躺,不管你是右腿放在左腿上还是左腿放在右腿上,你甚至可以用腿比个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