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真正的喜欢一件事、一个工作或一个人?
我们经常会发现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身边的人会说一些看似高大上、伟光正的正确的个人见解。诸如对一件事的热爱,对一个工作的热情,对一个人的喜欢,并给出种种理由以证实他们自己的观点。
有一个比较独特的角度可以证明他是不是真的喜欢,那就是假如让他的孩子也去喜欢这个事、这个工作、这个人,你愿不愿?
这个角度或许有失偏颇,但确实是排除了个人的一部分私欲。
有些人常说喜欢找一个取悦自己、与自己三观一致等等,那么怎么区分你这些标准是不是自己的私欲呢?那这时候就要切换一下视角,不以你自己的标准去看待TA,而以你孩子的视角亦或以你朋友、家人的视角去看待TA,以免我们在审视时陷入一种单一视角的偏见。朋友视角就是一种社会性视角,孩子和家人都是家庭视角。
如果你真正喜欢一个人,那么你愿不愿意这个人做你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或者说这个人身上哪些优点你是想传承到你孩子身上的。那么如果从有利于孩子一生的角度看,那么仅取悦你自己或与你三观一致是不是就是你的私欲了?难道不是一个人的品性、性格、责任、抗挫折能力、教育观等等对孩子的发展更重要吗?
所谓你喜欢的工作,在你的工作圈子里被大大的宣传了或者它占据了你大部分对职业认识的注意力,以至于你对它的认识超出了对别的工作的认识。现在社会分工已经极其精细化,世上的工作林林总总,不存在你的工作一定优于或劣于其他人工作。也许,通过你身边的上司、同事、公司、或者同行对你的信息影响,导致你认为你的工作优于或劣于别人,其实都是陷入了自己的小圈子。
查理.芒格讲过格栅理论,也就是多元思维。简单来说,对同一件事,用不同的筛子去筛,最终得出的才是真理。这个不同的筛子,就代表了不同的视角,可以是不同的学科模型、不同立场的人等等。经过筛选后的真理是理性的,也是经得起考验的。
202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