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资金危机不断,政信定融更加突显出其投资优势
在疫情的影响及“房只住不炒”的政策调控下,恒大、蓝光这类地产一哥均出现资金上的危机,其他中小型房企生存空间更是惨遭挤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房企融资更加艰难、偿债压力巨大是毋庸置疑的。背靠政府的政信定融更加突显出其投资优势。
6月10日,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由于股票质押违约,公司控股股东蓝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蓝光集团”)持有公司1.5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被执行司法冻结,占其所持股份的9.68%,占公司总股本的5.10%。截至发稿,蓝光集团最新股价为3.28元/股,以此计算,冻结股份价值为5.08亿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蓝光地产目前拖欠了3家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其中与兴业信托合作的一笔集合信托产品,4月已经到期,目前双方正就延期支付进行谈判,逾期金额几个亿。 初步解决方案是,信托公司先行向个人投资者兑付该笔信托的部分本息,后续解决方案还在和蓝光地产进一步商量。因为这笔信托有相应的抵押物,不排除对应项目易主。信托产品延期兑付,意味着公司潜在的流动性紧张,这可能是公司债券违约的前兆。 除了兴业信托,根据企业预警通和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包括百瑞信托、中融信托、爱建信托、紫金信托、中铁信托、大业信托、山东信托、万向信托、华澳信托等金融机构均曾为蓝光发展发行过信托产品,期限在 12-24 个月不等。
近日,另一地产大亨恒大地产被中诚信国际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中诚信国际表示主要是因为“短期内恒大集团及恒大地产债务规模仍将处于很高水平,同时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外部融资环境不容乐观,而此次关于商票逾期的负面信息对公司外部融资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待观察,若未来公司再融资环境出现恶化,会对公司信用实力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在政策的严格调控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房企融资更加艰难、偿债压力巨大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在“房只住不炒的”政策指引下,靠房产投资的高回报致富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房企发行的债券类金融投资产品的兑付风险势必增大。 此时,依托政府信用的政信定融却更加突显出其投资优势。虽然无法像前些年的房产投资快速增值,但在低利率时代,8%左右的年化收益是非常可观的了,足以让资产保值、稳步增值。 首先,政信定融是政府通过自己的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产品,有政府信用作背书,违约的概率极低。
其次,募集资金直接进入融资平台公司(国企)账户,交易风险可控,避免第三方账户操作的风险。
第三,所募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类项目建设,如棚户改造、建桥修路、污水治理等,最终由政府回购,融资平台公司(融资方)没有经营风险。
第四,产品在正规机构备案,符合监管部门的法规要求。
最后,产品起投点不高,一般10万起,适合分散投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