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林文月吧!
一直以来,都喜欢林文月的散文。读《三月曝书》,其用词上的字斟句酌、风格上的举重若轻,绝不是当今台湾散文新秀们信手写来的专栏文字所能比拟的。
到底也是老辈人了,就是考究。加之又是台大中文系研究古典文学(以六朝文学为主)的学者、日本文学翻译家(《源氏物语》的汉译者),文字当然是颇有根基的。她自己还有一套精细的散文写作理论,也作文收在了后记里,颇为值得一读。
《三月曝书》,写买书、藏书、读书;写父女、母女、母子之情;写友谊,也写爱情;写旅次中的观感,也写酒吧里的见闻。不论怎样,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伤弥漫其间,形成一个“气场”,文章结束了,“气”却绵延不绝,缭绕于读者脑海之中。
尤记其中的两篇,分别写为其丈夫和父亲做治疗的护士和医生、后来由于种种因缘,成了作者很好的朋友。两人却都有不幸在:那位护士,早年离异,独自抚养四个子女;而作者父亲的主治医师,身为资深大夫,挽救了不知多少人的生命,却和平常人一样,不能摆脱人生最后的结局,在作者父亲仙逝后一月,便因晚期胃癌而撒手西归。
再想想,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人人都差不多。生活,说到底,不也就是一连串的烦恼及其解决方案的汇总嘛。不如此,人生还成人生吗?也因此,读散文,很多时候就是在读别人故事的过程中,让自己生命的触觉变得敏感起来,对生活中细微的种种,善于体悟。在这一点上,无论学者散文,还是坊间多见的风花雪月式的人生感悟,都不莫不是如此。而但凡能让人感受到这一点的,在我眼里,都是好散文。
到底也是老辈人了,就是考究。加之又是台大中文系研究古典文学(以六朝文学为主)的学者、日本文学翻译家(《源氏物语》的汉译者),文字当然是颇有根基的。她自己还有一套精细的散文写作理论,也作文收在了后记里,颇为值得一读。
《三月曝书》,写买书、藏书、读书;写父女、母女、母子之情;写友谊,也写爱情;写旅次中的观感,也写酒吧里的见闻。不论怎样,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伤弥漫其间,形成一个“气场”,文章结束了,“气”却绵延不绝,缭绕于读者脑海之中。
尤记其中的两篇,分别写为其丈夫和父亲做治疗的护士和医生、后来由于种种因缘,成了作者很好的朋友。两人却都有不幸在:那位护士,早年离异,独自抚养四个子女;而作者父亲的主治医师,身为资深大夫,挽救了不知多少人的生命,却和平常人一样,不能摆脱人生最后的结局,在作者父亲仙逝后一月,便因晚期胃癌而撒手西归。
再想想,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人人都差不多。生活,说到底,不也就是一连串的烦恼及其解决方案的汇总嘛。不如此,人生还成人生吗?也因此,读散文,很多时候就是在读别人故事的过程中,让自己生命的触觉变得敏感起来,对生活中细微的种种,善于体悟。在这一点上,无论学者散文,还是坊间多见的风花雪月式的人生感悟,都不莫不是如此。而但凡能让人感受到这一点的,在我眼里,都是好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