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为什么要报培训班
最近关于教培行业的整顿让大家欣喜中又带着些小惶恐。很多事情,不设身处地,容易说出一些何不食肉糜或者盲人摸象自大的话。作为利益相关者(前教培机构从业老师,家里有两个小幼崽),说说我的一点小看法。因为早就决定转行,自认为还算客观看待这件事。
作为强二线城市发展得很快的头部企业,我身边的同事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学生,也有创业失败的中年人,也有转行进来的各专业er,学历大部分过得去,教学能力有些可以说非常优秀。初出校门的90后们根本不像网络里娇生惯养的样子,而特别有冲劲、能吃苦。有部分老师很有教育情怀,当然也有部分老师眼里只有钱。顾问、学管是主冲业绩的,商业氛围浓厚。授课老师也有卖课的也有不卖课的,看教授的班型。
作为授课老师,我们小时候大部分没有上培训班,也常常感慨,如果我们当年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里,肯定考不上自己的母校。我的孩子能考上我的母校,我就觉得孩子已经够厉害了,因为母校实在不算是什么响当当的名校。
我的教岗是一对一,一节课两小时七八百,报个名万字起头,有些家长甚至一刷就是几十万。能上得起这个价位的家里得有点儿钱,有的是实力中产、体面工作,有的是暴富商人,还有的只是平头上班族,但也得有些底子。我将来如果有孩子,多半上不起我自己的课。这么贵的课,为什么大家抢着来报呢?
1. 孩子学习退步或差劲
1.1公校指望不上
最近的政策理念是教育回归学校。当年提素质教育的是另一拨人。二十年下来,素质是素质了,各学科都要学,最近还传说艺体要中考加分了,嚯,光艺体特长生还不够呢。政策到哪儿,人往哪儿跑。素质教育最大的改变,是学校放学变早了,最近还风传不让学校留作业,就孩子那玩性,没作业就白学了。公校老师也苦,行政的事情一大堆,稍微对孩子们用心点,下班时间别想正常生活了。一个娃够烦了,老师那么多娃,都放在心上,蜡炬成灰吧就。
他们没空也就罢了。
我小侄子的一年级老师,在课堂说问哪个孩子觉得自己笨就举手,一多半孩子举手了,我小侄子平时非常乖巧,功课也不错,看这个架势也胆战心惊举了手。这名老师动不动批错作业、群里发错题,对学生也非常严厉不客气,饶是这样,班委会里,没有家长敢联名申请换老师。孩子交到学校手里,就是一名人质,作为一般的家长,除了像学生一样低头挨训,没有啥办法。张星星那样的爸爸,应该挺闲的。
当然我也有个家长很生猛。因为孩子的一名老师教学公认差,孩子又在学校收到了他明显不公的对待,她妈妈直接冲到学校里,把试卷扔到老师脸上怼着骂。南京骂是很有爆发力、爽气的骂法,懂的都懂。这名老师,接下来再也不敢惹这个学生,当然所谓的“暗中报复“也是有的。话说回来,有几个妈能这么飙呢?
而这时候,看起来比较专业的培训班就可以满足家长的需求,培训行业本质是服务业,在老师那儿受的气,也能在老师这里补回来。
1.2 孩子家长带不动。
我也是正经211硕士了,在当年刚转行进教培的时候,差不多十几年没有接触初中课程,刷了初中教材,感觉好简单,有些知识还是记得很牢的。可是刚拿到真题竟然额头冒汗,有些题甚至夜半三更绞尽脑汁也要搞很久,当然还存在有些考试题,答案都看不懂。我算是很勤奋的了,有些大考的题刚发布出来,一堆老师来问我怎么解、该怎么跟孩子讲,他们看不懂答案。这种类型的题,公校老师直接是不讲的,也是学霸孩子们提问的重灾区。这样的题,能解决的家长都是珍稀动物。
网络上辅导孩子学习抓狂的家长们,实际上大部分是小学家长,再升学家长也搞不定了。我的初中家长们,但凡有些学历,还是会跟着看看功课的,毕竟学校要签字。
有一名程序员爸爸,孩子的大部分难题都能解决,但在一道题上百思不得其解,拿来问我。实际上套个模型就解决了,正规机构里是个老师就学过,我可能没有他爸聪明,但毕竟术业有专攻。
有一名全职妈妈,自己跟着学,再手把手辅导孩子,有些内容比孩子掌握得好很多,有些内容,不管孩子怎么跟妈妈讲解自己的思路,妈妈就是听不明白。有时候孩子妈妈问我问题,孩子回头跟我说,是妈妈的问题,其实孩子早就懂了。
以上两种情况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家长了,当然他们的孩子也都是名校的孩子。大部分的家长,要么客气地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要么很接地气地说我们啥也不懂。学生们也常常吐槽爸妈什么都不懂(还乱指点),有一次学生作业对照答案批改错了,我问咋回事,学生辩解“我妈批的“,无言后又补一句”嗨我不是讲脏话“。
2. 孩子不听爸爸妈妈的,家庭关系紧张。我有个学生家长,微信名叫斗智斗勇,这说出了所有家长的心声,实际上,他的孩子,在我这儿非常乖巧,已经是很省心的孩子了。家长看来都是不省心的,误以为省心的家长们疫情期间也都见识了,在家带孩子是多抓狂的事。
当然也有绝对不省心的。我还有个学生,课堂上一犯错就当堂撒娇抱大腿甚至满地打滚,因为他在家就这么干的,百试百灵。
大部分学生,父母念叨几句该写作业了就满脸不高兴。绝对的控制引起绝对的叛逆。父母可以不控制小孩吗?我家里两岁的小朋友,你不管他,他能拿着手机自己找siri搜挖掘机视频看一天。
但同样的事情,父母作要求孩子气到炸毛,老师来做要求,他们二话不说笑嘻嘻地就做完了,还要来老师面前邀功。再顽劣的学生,学校作业还是不敢主动挑衅不写的。而额外的作业,公校老师不能要求,只好交给培训班。但是现在培训班也不敢公开留作业了。
写作业还算是小事,其它事情的所谓叛逆孩子们可会了。洗澡上厕所能搞一个小时。但实际上,在意孩子洗澡多久,就是控制欲收不住了。怒气被激起后,带着情绪管理孩子,甚至打骂孩子。但凡动了手,孩子就会离父母越来越远。我的一名学生家长,每天能把我的课堂反馈看上好几遍,就想跟我多聊几句,了解自己看不到的孩子的一面。
3. 双职工家庭996+出差,没空管孩子,补习班至少可以有专业的人管。这种情况大班课里很常见。大班课收费相对低廉,一个班型不仅教知识,还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氛围,大部分孩子可以玩得很开心,也能学一点儿东西。少部分适配水平、又有一定自觉的孩子可以提高很多。所以尽管一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在班课里得到猛烈提升,但起码很少大退步,家长们图省事儿、图安心,也觉得送去大班是个比较好的主意。这也是网络上对取消补习班风声抗议最大的家长的心态。
4. 主妇不想在家带孩子,孩子太熊了,带得好没功劳、不算工资,带不好落埋怨。不如两口子花钱买服务,解放自己,还能出去挣钱或者社交。
一刀切掉补习班,孩子四五点就放学了,正经人谁这时候下班了呀。总要有人接送孩子做饭吃吧。你猜谁做呢?道理上谁挣得少谁做。实际谁做了谁就挣得少,职场里越走越窄。
5.孩子自己愿意上
原因更奇葩了,我有学生因为同学在上,所以要来;有学生因为喜欢的同学在这上,所以要偶遇;有学生因为新买的鞋要给更多人看;有学生因为老师对他好,送了他小礼物;有学生因为老师长得漂亮(不是我);有学生因为在家没意思;更多的是,学生感觉在培训班得到了尊重和爱。
而说了这么多,我其实希望把这个行业要合理打击一下,降低贩卖焦虑、销售的部分,留下教学和真诚服务的部分。就像任何中国的行业一样,别想着挣大钱挣快钱,规模做大不如实力做强,匠心精神才可能变强。规范需要制度保障,需要公校和机构合作双赢,不是一刀切的一条政令可以根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