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感
近期总是刷到王志文早年演的《天道》,惊乎里面对待事物发展的智慧,遂近期拿起多年前买书附赠的《道德经》闲读以弥补自身精神文化的匮乏,同时希望日后能将之学以致用。我始终坚信今人所遭受的一切情感先人都已经历,留下的谆谆教诲就藏于诗书古文之中,而《道德经》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爱因斯坦死前想创立一个统一力场的样子,只不过《道德经》囊括的是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剖析,包括天、地、人等自然万物的势态。初读此书便感觉晦涩难懂,由于性格使然让我决定深入钻研此书以明白其中的学问和智慧,当然诚如第一章书中所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既不是你所谓也不是我所谓,它是世间万物本身的势态,当你觉察到道,为之所言那一刻道就不再是道了,它将成为第一人称视角带有主观意识的臆断,这绝非道的本质,二来我想真正的明白道、慧悟道也并不是钻研几本书就可得道。本文也只是根据自己现阶段的阅历对此书做出的一些个人感悟,以助我更好的梳理个人的知识结构,提升更大、更广、更深的人生格局,通过精读此书和查阅相关资料能帮助我在混沌之中看得更清楚些,早日“天人合一”。有的时候我不禁在想,这本书从排版印刷出厂到流落我之手,到底是它选择了我还是我今日选择了它?或者是上天冥冥中对我求知的指引,有趣,就像道一样,有只无形的手在操控万物的因果。
本文将陆续更新。
——第一、二章
天地伊始,万物初开,“无”和“有”是道的两根基石,异名而同体。从此点看来,对待万事万物我们也应一分为二的看待,不能单纯的将一件事情看做是“利”或“弊”,再者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商业、人事上我们对待竞争者或糟心之事要有豁达、同化之心,我们追求的不是简单的消除任何对其不利的因素,而是追求各种要素之间的最佳组合,在善恶、美丑、有无、利弊、阴阳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斗争是常态,和解是归宿,就像腾讯那时在内部开发微信一样,QQ阳盛,则需要另一产品来制约,从而达到一种平衡,不能使其一家独大。在企业,有君子就有小人,二者都需要为公司所用,君子做不了的事则需小人暗中操办,君子捍卫自身的口碑,小人则为事物的发展尽其所能,背负骂名去做必要的事,企业需要默认二者的存在,能掌控二者的平衡关系而非开除某一方,所以即使我们极之厌恶之事都有其背后存在的道理。况且,我们从主观意愿判断事物表象的美丑善恶就真的可靠吗?在凭判事物、发表观点之前,我们应该尽可能跳脱自己的偏见,冷静客观的进行分析。
——第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