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杨天乐买房记》
1、一个人变得世故是一种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具备的。你很难说“世故”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世故值”向正面拨一点,就是成熟,向负面添一点就是势利,但应付现实生活,多少还需要一点这样的能力,不能过分也不能没有。
2、周六的下午是幸福里最悠然的时刻。
3、最初到北京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把搬家当回事,甚至觉得下班后一起收拾东西,在北京的夜晚拖着大包小包从一个住所搬去另一个住所,有种独特的乐趣。或者说,有一种象征意义,近乎外省青年必经的仪式,激发着他们的奋斗感和存在感。
4、像绝大多数奔赴北上广深的年轻人一样,他们自动对可能将要降临的苦难进行了美化。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颠沛流离和居无定所甚至会让他们萌生某种浪漫的诗意,但这诗意的产生和维系是有前提的,那便是:颠沛和漂泊只是暂时的,在不远的未来,他们可以得到稳定的生活,在闲暇的时光里,终能回望当年的苦难。换句话说,经历过的颠沛不过算是一种短暂的体验,会成为日后忆苦思甜的谈资。而一旦漂泊望不到尽头,那些柔和的光晕和浪漫的象征注定会消失殆尽。
5、其实,成熟与否,有时与年纪无关,与能真正把控多少资源有关。周围年长的、同龄人的生活似乎都在变化,只有自己原地打转。
6、如果这些可以扔掉,那生活其实可以更加利落地断舍离。可真的把一切都断舍离之后,生活就会变成光秃的骨骼,而我们愿意拥抱的,是生活的肉身。
7、总有专家分析说租房子的成本更低,中国一线城市的租售比如何畸形云云,但只有杨天乐和钱潇这样的人才会明白,生活这件事不只要算经济账的。经济之外的舒适程度、归属感等这些人性深处不可更改的需求是必须落实在一幢稳定的房子内的,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此。
8、房子和希望是捆绑发售的。
9、面对现实,承认现实,解决问题,这是他这段时间以来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情。人的变化或许都是悄然而至的,并不会出现戏剧性的抵抗或者纠结,总是被某个东西不经意地一点点催化,等到事后,发现自己早就不再是当初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