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与大器免成
最近很多人在讨论,《道德经》传世版本与帛书版本的不同,大器晚成与大器免成是其中一个不同,针对这个不同我有一个最简单的解释: 一阴一阳之谓道。 本是一回事,一显一隐,一明一暗,仅此而已,何须争论。 虽无需争论却可辩论,毕竟理不辩不明,且当下日、月齐出,此时不明更待何时? 作者语: 本文主要想表达的我对以史为鉴的一些理解,在万事万物皆有其理的大前提下,历史也有其特有的性质和作用,我的看法如下: 1、历史是目前人类经历过的最和合乎道理的过程; 2、文物的存在与出土是在对传世记录、当今理论印证,它为当今的人们提供了明辨是非、去伪存真的条件和可能性; 3、历史是过去,它真实存在过,它合乎当时的客观条件,但它已经过去了,就如镜子里的自己一样,似存非存,似是而非,我们要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它,而不要以自己的认知为出发点去揣测它,这样才能正真的领会到它的意义; 4、理论和实际其实是一体的,如同阴阳、日月、身心一般,我们学习、修行、生活的目的在于完成两者的平衡和一致,消除错位、回归自然,状态、方法、理论是必然要经历的却不是目的,初心为本为根,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初心。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