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物专访】40岁的追梦人——蓝心同学
在备考期间尤其迷茫的时候,看一看之前成功考研的学长学姐就感觉有了力量。文都比邻今天为同学们带来考研高分学员专访。在他们的备考故事中,你又能获得什么宝贵的经验呢?锁定高分专访系列,我们给你答案。
编者按:蓝心同学初中毕业后考上大专,随后自考本科考上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迈上考研道路,成功上岸北京师范大学BAC,40+岁圆梦大学,让人生不再遗憾。金玉有本质,焉能不坚强。这是文都比邻在采访完蓝心同学后最大的感悟。
“想上一个完整的大学”,这是蓝心同学对为什么选择考研给出的回答。 蓝心同学在初中毕业后便选择了考大专,并成功考上了吉林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在大专毕业前一年,自考本科进入东北师范大学。 相对于很多同年代的人来说,她已经足够优秀。然而她并不满足,她说她并不认为自己上了一个完整的大学,没有上过高中,没有经历过高考,心中总有一些遗憾,总觉得自己应该在学术上往上一个台阶。
对于年龄40+的蓝心同学来说,成功上岸研究生,是一次豪赌也是一场胜利。她说,她没有退路,只能往前,必须上岸。而她的上岸绝非偶然,而是备考环境+自身努力+文都比邻帮助。
一、良好的备考环境
考研大军中从来都不缺乏这样一类人,他们工作了几年,或者想换个环境,或者想提升 学历,或者想圆一个研究生的梦。他们中有宝妈,有白领,有老板等各种职业的人。相对于学生在校备考的环境,他们需要边考研边工作,或者边考研边照顾孩子。 而蓝心同学感到自己十分的幸运,因为她从决定全力备考时,在老公的支持下,辞去工作回到老家独自复习。
寄宿在高中的儿子一月回来一次,不需要她耗费太多心力,也不用为工作分心。 因此,她认为她的成功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备考环境。她说:“既然选择了背水一战,就要有孤注一掷的勇气,在短暂的一年中为自己而活,为自己创造最 佳的备考环境。” 同时,她想对同为考研人的在职人说:“我们最重要的是信心,在整个过程中,相信自己能考上,必须要考上,一定能考上!”
二、坚持不懈的努力
采访完蓝心同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梦想和上进带给人的勇气是无穷的。 在选择了考研的那一刻,就注定是辛苦的一年。她独自回家闭关学习,根据赵云龙老师给的建议进行复习,上午学修专业课和政治,下午学习英语。学习时间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一天学习十三个小时。

她说,对她来讲,零散的时间是记不住东西的,因此她都是拿出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整块复习。她按照赵老师推荐的搭框架的方法,搭建整体知识框架,每天按部就班的、一天不落的跟着课程节奏。 一页一页的笔记,翻烂的书籍,磨破的衣服,都是她成绩的基石,垒成了通往上岸研究生的大桥。


三、良师益友的文都比邻
据她来讲,对心理学产生兴趣是在七八年前,自己会看这方面的一些学术书籍和公众号。在2019年底开始关注心理学考研的动向,并开始听文都比邻的基础班课程。 在听赵云龙老师讲解的基础班课程中,蓝心同学被赵老师深入浅出、幽默生动的讲解吸引,对心理学的课程也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她也意识到自己现在了解到的知识还是太浅层了,对考研来讲还远远不够。
于是她在7月升级班型,成为文都比邻2021考研心理学直通车的一名学员,也继续在比邻的陪伴下,走完考研的全程。 紧跟老师的步伐,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蓝心同学对的比邻课程学习的方法。她说:“老师检查什么背什么,我得背完呀,不然老师提问我的时候我没背,我害怕哈哈哈哈。”
有的时候成功完成困难的事情,真的只需要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按部就班的复习节奏。 同样,她着重强调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要抓住赵老师上课讲的一些热点,结合每天的新闻,按照框架整理出自己的逻辑线,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回答问题。 在采访中,她也尤其提到了她的班主任老师,倪林静老师。
如果说赵云龙老师讲的课程是硬件知识,是她考上研究生的必备武器,那么倪老师的一路陪伴则是另一股力量支撑。(备考过程中和倪老师的聊天截图)

她说:“倪老师在考研的孤独的路上陪着我,不仅督促我的学习,成为我学习上的师长,更倾听我的心情,成为我心灵上的朋友。就算是下班的时间,也还在和我聊天,帮我从消极的情绪中走出来,更好的投入到考研的战斗之中。”
对于以后的规划,蓝心同学说:“没有退路,只能往前走。”
她也给学弟学妹们留下真诚的祝福:“真正有才学的人的房间都是书,而不在意自己的住所是否富丽堂富。年轻人更应该趁自己年轻的时候不再遗憾。”
以上即文都比邻2021心理学考研优秀学员蓝心同学的人物专访。后续还会有更多成功学员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备考的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