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复盘 6.14
今天学习七个半钟。如果不是一天都在拉肚子的话,能学得久一点。
总结ITC的method和数据分析实在是太痛苦了,范式多种多样,数据分析又看不懂。我当然知道直接套老师之前的范式会很方便,但是还是想多了解其它研究用什么样的DV和数据分析方法。结果就是烦躁得想咬键盘。
今天的近红外视频讲了三种成像技术,书里作为扩展阅读一带而过的部分。近红外的成像技术有三种:continue wave spectroscopy CWS,用连续波作为光源,计算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差值得出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的相对值;period-modulated spectroscopy PMS,发射50Hz的正弦光波,通过波形变化和相位差,计算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的绝对值;time-resolved spectroscopy TRS,发射皮秒级超短脉冲,计算波形峰值变化和波形面积得出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的绝对值。CWS是最常用的技术,便携、成本低、采样率高、使用LED光源。没想到单词都记住了,真的是很认真听课了。
每天能承受的高数大概就是一个知识点的量,这几天一直都是一天一个视频。讲到函数特例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定义函数跟写代码好像是差不多的意思,深受鼓舞,精神百倍地点了“下一集”。很快我就开始走神了。果断关视频干别的。
我渐渐感觉到这几年自己对学习这个事情心境的变化。考研的前三年,踌躇满志,“我命由我不由天”,“总有人要赢的,为什么不是我”,“我要反抗生活”。一股锐气顶在心口,可以不休息不睡觉不娱乐。那时候对损失不敏感,甚至没有损失厌恶。被生活刮多几巴掌之后终于不敢吱声了,闷声坚持着,心口的锐气四处飘散。今天我在这里,面对着这些难题,没有当初那种打鸡血去征服的冲劲,只是平静地“格物致知”,格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罗翔老师的刑法课给我最大的知识性收获,是“直接因果关系”。A吃了B下毒的食物在去医院抢救的路上出车祸死了,B要不要对A的死承担责任?不用,因为A是被撞死了,不是被毒死的,B的下毒行为对A的死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当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不代表B不需要负法律责任)。这个“直接因果关系”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在往后的经历里,很多时候我都意识到很多事情是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认真学习,不一定有好成绩;考个好大学,不一定有好工作;优秀的GPA,不一定能申到理想的学校;对人真心,不一定能得到同样的回应;努力工作,不一定能升职加薪;锻炼身体,不一定无病无灾长命百岁……“没有”的东西确定是的,“有些事情,冇就是冇;唔得就真系唔得。”但是“有”的东西,往往是不确定的。付出什么,和得到什么之间,自以为有直接因果关系,往往是痛苦的来源。几年前问考研的理由是什么,能说出一大堆,那些理由多数是我自以为的所期望的果的因,但现在发现不是。我陷入了另一种虚无。专心做好手头上的事,不设期望,不虑将来,于是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正念(只是殊途同归得有些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