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沈阳森林动物园所感
前阵子看了“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里面提到了沈阳森林动物园,于是趁着端午节假期,去了一趟。这一趟下来,有很多疑惑,也有着不太一样的看法。
首先说一下,文章中关于为什么要去动物园,说得很清晰。我在动物园常常听见父母催促孩子快点走,那么我想这段文字大概会给大家一点思考。当我们在看动物的时候,我们究竟在看什么?

进入园区后,第一个就是这个海豹展示缸,一开始我以为只是个卖小鱼的地方,因为没有显著的标识,直到我看到在里面来回游动的海豹。在我诧异竟然如此简陋的时候发现了位于中间位置的投喂台,以及把守台阶的两个人。对动物园的印象大打折扣。


选择了“密林幽谷”这条路线后,第一个就是鸵鸟,大概没什么危险性,所以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鸵鸟,自然也就很容易投喂。这里无工作人员,也看不到什么介绍,只在刚进来的路口有工作人员在大声宣传自己的游览车,那种园区的自驾观光车,2小时200元。在这里我看到一对情侣,女生喂鸵鸟自己带的白菜叶,男生负责拍照。另一个带孩子的家庭,家长说:这儿都没有卖食物的,走吧,看别的去。“

接下来的红鹮区几乎没人会停留观看,我蹲在地上吃了半桶薯片,它们用细长的喙在翻动着植物所在的土地,时而衔起什么,赶紧跑开,怕同伴抢食。

再往前走,就是书中提到的”岩羊“




的确,可以看到如书中所写的假山,和山洞,而且我也看到了山洞外的一只大概是雄性一直踌躇着要进入山洞,后来鼓足勇气进去后,跟里面的估计也是一只雄性,用角交战了一会,就和平共处在山洞里了。
还看到了外面的一只幼羊在吃奶。这些大概都是书中提到的”自然行为“。
不过依然可以看到当有羊越过里面的小围栏时,还是有游客会拿胡萝卜条来喂,它们似乎也很习惯,不过倒没有成群来等待的现象,大概是因为外面种了一圈小灌木丛的原因,极大地减少了游客投喂现象。

我去的当天气温是32度左右,阳光强烈,很多动物都躲在阴凉处。

接下来就是狼群区。沈动的狼群数量还是挺大的。而且真的和书里介绍的一样,狼群活动的区域也是很大的一片。这个比大连动物园好很多。我站在高处的观景台上看,还有远处被树挡上看不见的地方。
正当我沉浸在这片似乎”动物世界“中的画面时,狼群中开始骚动起来,几只狼奔跑起来,我以为能看到什么名场面,很快就发现它们都聚集到了观景台下方,全部仰起头,这时我发现旁边一个爸爸高举一只鸡架,旁边的妈妈拉着一个幼儿,不停地告诉她”注意看,宝宝,看爸爸准备扔了,你观察哪个最快,哪个就是首领“,随着爸爸手里的鸡架落地,一只瘦小的狼叼起来就跑进树林里,其余的狼几乎没动,还是仰着头,妈妈小声嘟囔”诶,怎么是那么瘦小的呢?宝宝你看,谁快谁有饭吃,你以后上幼儿园,也要动作快才有饭吃“。我想这就是后面图片里提到的非自然行为吧,当人类的投喂对动物的行为产生影响时,你就看不到所谓的自然法则。也就无法看到真正的动物行为。

同样的情形,在熊区也很明显,一只熊占据着最佳位置,不停的作揖乞求食物,当它去捡落在稍远处的食物时,旁边的熊会马上补位。


不管是在狼区还是熊区,还是后面的羊驼区等一些地方,都出现了售卖食物的现象。有些是切开的苹果,有些是鸡架,有些是萝卜条。。。。。。
虎区也是很大的一片区域,有三类虎区,分别隔开,最后白虎区没有发现白虎,也许是天气太热,不知道躲在那里乘凉了。
老虎的处境还是很惨的,有一些种类已经灭绝了。这些大猫的体型就真的很有压迫感。


马鹿的这个区域距离游客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所以它们基本受不到打扰。这只马鹿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站在这里。

狍子,我看也不傻啊。这个区域也是用灌木丛隔离着,所以它们根本不会理会稍远处走过的人。

而它就没这个幸运了,因为这个水流边缘,所以没有植物保护,我看见一个女性拿着达利园小蛋糕,掰了三瓣喂给它吃了。

这些鸬鹚也同样在等待游客的投喂,上面还有几只张着嘴,在等待。

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先是走上二楼,进到室内,然后又需要到外面参观,然后再围着熊猫活动区域走到一楼,三只大熊猫各有各的活动区域,倒是都很悠闲。
一位爸爸对儿子说:因为熊猫是国宝,所以没有卖食物的。”
多多少少有点讽刺。


犀牛和河马真的是太可爱。


而对面的野驴和羚牛几乎无人问津,它们倒是可以自由自在的休息,吃草。


同样遭遇的还有这里的斑马,我路过的时候它们就一直在那吃啊。

这边的长颈鹿,也是因为临近马路的那一侧被封住了,所以没有喂食现象。拍摄的时候C位的长颈鹿正在撒尿。

而这边的大象就没那么幸运了,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因为我不确定是不是出现了刻板行为。三只大象不同程度出现了原地踏步的现象。


这里的大象区域相对其他区域来说不够大,这三只大象完全看不到有其它行为。旁边水坑里水几乎干涸了。

丹顶鹤的数量也太庞大了吧。在这片区域几乎随处可见它们的踪迹。表演我们没有看到,也不知道当天有没有。


接下来就是有个自然馆,里面都是蜥蜴类,蛇类,以及龟类,当然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不过这里的种类太少了,而且每个动物的居住环境很明显没太用心去布置。



这两条蛇在我手放在玻璃上,会缓慢游动过来,可能凑巧,也可能是有原因的。

这一片是小型动物,感觉居住环境都很简陋,也许是热的,也许是没意思,各种种类的动物都藏起来了。还有一只出现了刻板行为,在里面走来走去。

走到这儿的时候,都该吃饭了,后面传出饲养员敲击的声音,它们就转身进入后面的小洞洞里了,门就关上了。

鸟类区域的笼子都是比较原始的,感觉就是家里那种笼子的放大版。

猴区户外活动的区域不算大,但猴子们似乎也还好。因为外面有玻璃,所以不能投食。至于猴子们之间的游戏和互动可以说没看到多少。

我在12点左右进园,全程没有停留做休息,几乎所有区域都逛到了,在4点半左右结束,全程也就是4个半小时,整个园区里真正的纪念品只有一个,带有“沈阳森林动物园”商标的商品只有大熊猫,让我很是失望,大熊猫不算是沈阳动物园的标志性动物,而没有纪念品店意味着额外收入就会缺少一部分,那也就是说可能是园区内有投喂项目存在的原因。当然动物园里还有一片是娱乐区,旋转木马啊等等这类。。。。。整体我感觉还是有些老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