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今人书法
谈今人书法 文/邓国云 说起书法,有谈不完的话题,今天简明扼要。首先咱们得明确什么是“书法。书法理论今天暂不多谈,单说现在的所谓“书法”的现象。今天所说的不包括攻击任何人和任何团体,若有和您对号的语言,那纯属巧合。有多少所谓的书法家、大家,口口声声说自己书法多么厉害。利用不择手段拿到的头衔去炫耀,卖字挣钱,也有多少不懂书法的有钱人去做这个“冤大头”。古人有句老话:是骡子是马牵出去遛遛。不管他的头衔有多高,首先你写个楷书看看,写个隶书看看。有人会说:我干嘛要写那些,不必要。若是你连这都写不好,那你就别称你写书法,干脆称自己是“写毛笔字”得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书法是中国祖先几千年来传承的一门特有的文化艺术,并创造了“书法”二字。从你这里开始就给书法改属性了?你若执意要把自己的随便乱涂现象叫书法,那你就是对“书法”二字的亵渎。古人还说了:没学会爬就想学跑是不可能的,跑,首先学会了爬和走路稳了后,再跑,再飞檐走壁都行,再“八仙过海”也未必不好。 书法是有法度的,所谓法度包括笔法,章法,布局,结体等。最基本的就是点、横、竖、撇、捺,不管是楷书还是行、草书,只要你看这个人写的一个“点”画是否到位,然后再看每个笔画的到位成度,就基本对他的书法有初步定论了。接着再看运笔的疾速、掌控度、是否中锋等(偶有侧锋也好),其实书法是八面用锋,在准、狠、稳掌握后,没有固定的格式。再往下论那些深奥玄妙的东西,那就更无止境不可言谈了。古人还说了: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现在的书法现象,全国作品真、草、隶、篆像是只有四个人写的一样,包括设计形式、落款形式都一样,落款的行书字哪两个要连笔一起都一样,我给它起名叫当今天下流行书体。照这样下去,中国先人们留下来这门独创的艺术瑰宝,很难得到传承,也难以得到承前启后的发展。作品挂在墙上远处看还像那么回事,近前认真一看,每个笔画都不成功没笔法,且油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今人书法就怕伸脖子一看算完了,有点耍杂活的江湖感觉。常言道: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其实只写一个“点”就能看出来,有多少人一辈子连这一“点”都没入法,一“点”都没有古人,何谈其书法。还有一个最主要的现象,就是现在生活节奏快了,人们静不下来了,浮躁之心自己感觉不到,拿起毛笔乱画在纸上“龙飞凤舞”,慌慌张张,你急着要去干什么?去太空?去外星球?杨利伟等人早已飞出了中国高度,你的心骚动了吗?书法不是着急的事。你可能想象不到古人的心有多静,古人写字是很慢的 ,即使是草书也是快里有涩。你不妨看看何少基隶书,王铎行书等。现在流行“吼书”,你看看井上又一的吼书运笔,再看看当代草圣林散之运笔疾速,还可以看看王遽常运笔,当然这都是近代书家,但他们很成功,值得我们借鉴。我去非洲、大洋洲那些生活还很原始的农村部落,你都想象不到他们做一个工艺品有多稳重,沉着。一件不大的艺术品,艺人能做上十天半月都不慌,若是让我们今人去做,超过一天完不成,就觉得不合适,赔本工价了,觉得按价值计算就不如去搬砖挣钱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带来的浮躁现象,只有我们国人现在是快节奏生活,在国外一个工程从开始到竣工需要的时间要比当地人干活快出很多倍。在巴黎机场超市买东西,三到四个人交费,收费处能等上十几分钟,工作人员不慌不忙,现在我们都忙忙叨叨,在非洲或大洋洲等等国家,只要看出你站在路边有过马路的意思,即使没有斑马线,司机非要提前停下来让你过马路,你若执意不走,他也不走,给你摆手示意让你过,然后慢慢开走。在斐济群岛,问当地人洗手间在哪里,他会带你走百米远到那里并指向,然后走开。以上啰嗦这么多,还是围绕我们急躁写书法的方法与误区,反思一下,通过以上这些比较,不难想象出我们古人书画家,隐士们,是怎样一个生活节奏。
下边简单说一下几个基本笔法。 1、执笔:现在人执笔多用三指执笔法,我观察了当今书画界,这些年来全国从上到下流行三指执笔法,不知道根源是从哪里流行开来,估计是名人效应或东施效颦吧。古代是有三指执笔法,但总不如五指执笔法发力到位。三指也不是不行,自古就有之。记得一个故事,好像说的是唐朝,几个大书法家聚在一起讨论书法,其中一个书家问另一书法家,说你觉得哪种执笔法好?对方反问?在夜间睡觉时,你的胡子是放被子内啊还是放被子外边啊?他没有回答上来。回去后这个胡子书法家一夜也没有睡好,把胡子放外边也不舒服,放被窝里也不自然。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道法自然好,不要去刻意用笔,更不能去效仿某个人。所谓各种执笔法,凤眼执笔法、龙睛法、回腕法、撮管法、握管法,坐姿等等,咱今天就不一一赘述,文内会一笔带过。个人认为写大字还是站着悬肘写比较好,站姿自然,胳膊架起使肱骨与肋间处最起码能放下一个足球,这样可以把全身力气用在笔锋,发力均匀灵活,挥洒自如。五指执笔法头三个手指要用指腹捏笔,不要捏第一指节处以内,指节内捏笔捻管困难,无名指指甲背是往外撑管用的,小拇指是为无名指辅助用的。写蝇头小楷还是坐着写好,但我写两到三公分左右的小字也是喜欢站着悬肘写,觉得比坐着书写自如。坐着写蝇头小楷时一般多用“枕腕法”书写,但我多用“悬腕”法,总觉得枕腕使转或捻管不如悬腕灵活。 2、点画:“点”的运笔方法不管是长点、短点、往下拐弯的点、或各形点画,用笔基本一样方法,只要到位就圆润饱满。逆锋或露锋入笔,接着往右下涩着运行笔锋,(切记,不是把笔锋拖着往下按一下算完,是错误的),正确是用笔锋像针锥一样往笔画里划,到中间时手指捻管保持中锋往左下行笔,必须把笔锋一丝不差地送到笔画末端,然后回峰向你要写的下一笔起笔方向为笔顺贯气或露锋或含蓄的出锋即可。 3、横画:逆锋或露锋顿笔(魏碑体也有不顿笔笔锋直入的)入纸,稍停,稍提笔捻管调成中锋,(切记要稍提或抖动一下捻管调中,特别是纯羊毫,不要原地不动呆滞的随就捻管,这样笔锋会把起笔时顿笔方头扫的不成型),调中锋后积点成横或节节入的速度往右方行笔,这时注意笔画的变化或上仰或下垂提按,最后逐渐把笔提起用笔锋一丝不差地送到最后,往内空抢果敢动作收笔。 4、竖画:逆锋或露峰顿笔入纸,接着和横画一样捻管调转中锋往下行笔,最后出锋,悬针竖露锋出锋,出锋时渐细渐出,切记一定要遒劲出锋,安全把笔锋干净利索送到位置,不轻率,不滞笔,不甩笔。笔锋想到哪里停止,准确到每一丝毫。记得有位书法家说:用笔锋准确到像农民用锄头草,草与庄稼苗长在一起,距离那么长的锄把,能使草死苗活土发松,准确到像小鸟啄米。垂露竖出锋时调中锋捻管往左下偏一点,然后轻微调锋右下,再回锋收笔。 5、撇画:起笔同上,捻管同上,露锋出,方法也同上。 6、捺画:捺有平捺、斜捺、直捺、反捺几种,咱今天只介绍直捺。细微的逆锋顿笔入纸,(记住逆锋,否则毛头不成画)入纸后捻管调锋运笔,笔画渐写渐粗,往右下行笔,笔腹铺毫按到刀处,捻管调中锋渐细往右上出锋,出锋时要安全送到位置,力发笔尖,安全出锋,安全出锋说着容易做起来难,要练习多年的经验。记住,捺笔起始细笔更要涩笔,要有积点成画涩笔运行,切忌油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