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一些制笔界的一些坊间传闻
在咨询的时候总是会遇到一些反常识的理论,举几个例子简单说说。 一,掉毛 毛笔掉毛是笔的扎线上胶这个步骤做的有问题,掉了一根以后,那么空隙就会越变越大,就更容易掉毛了,最后会越来越瘦不成笔。

但是也有一些人只要看见一根毛出来了就说笔有问题,这是矫枉过正了。首先梳毛的时候毛会断,所以就产生了浮毛,浮毛的毛是不完整的,只有笔头的一半长,这种现象是正常的,不算在掉毛范围内,因为不是从扎线根部掉出来,不会引起笔头尾部松动,所以要根据掉出来的毛来判断是哪一种情。如果出现了完整的长毛掉出来,并且大于5根说明扎线有问题,只要是质量问题就算是沾过墨也是可以退换货的。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拍照留证,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权益,如果空口白话要求退换之类,吃闭门羹是非常正常的,如果碰到商家实在不讲道理,还可以把图和原理发到评价里面,这样也不至于白白被坑。 二,开叉和聚锋 开叉的笔肯定是质量问题,没什么好说的,按照行规,沾墨也可以退换。下面讲一下聚锋的几种情况:如果一个字写完以后笔尖还会完全收尖,我把它称为完美聚锋。

笔越小越容易聚锋,如果是纯毫的小笔,必须具备完美聚锋,这是基本要求。如果是出锋超过2.5㎝,视价格而定,100以上也应该要做到完美聚锋。 到了3.5厘米以上的大笔基本是做不到绝对的聚锋,只要不开叉,影响下一笔都是没有问题的。

上图这种情况出现在30元以下的出锋2.5厘米以上的中大笔中是非常正常的,关于尼龙笔的文章中就有说到,尼龙不是那么好的材料,所以能达到这种虽然写完一个字,锋是扁的,但是字的笔画是没有问题的,这个可以认为的是聚锋的。如果是纯毫出锋超过3.5厘米,有这种情况也是正常的。如果要求30元以下的大笔也得完美聚锋,这种本人认知有限觉得不可能,也许有一些能工巧匠可以打破材料的天花板,所以多买买就碰到了也说不定。至于开叉的笔就是会影响笔画质量的,这种就属于不聚锋,图就不找了, 三,买笔就要买一批,不然下一批就不一样了。 制笔中没有一模一样的两批笔,就算是同一位师傅用同样的配比同样的工艺做出来的两批笔也会有一点差别,因为每批毛料都是有细微差别,所以每次从工艺上都得调节,所以行内就有一句话:看料做笔。虽然手工艺达不到工业级别,但是用心的话,只要是中高端的笔,差别可以控制在5%以内,如果能有书写者来监制的话,差别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低端笔因为批量大没办法那么精确,但是绝对不会质量跳水,用起来都不会难用。笔就两块,用料和做工,如果质量跳水不是偷工就是减料,没什么玄学。稳定的品控是商品的基础,如果连品控都做不到位,让消费者成批囤完之后还得感恩戴德,这讲不通啊。 四,因为笔的油性太足不聚锋要用一段时间才聚锋 制笔的步骤中,一开始必须去油,如果不去油,是握不住毛料的也就无法制笔,所以残留在毛料上是几乎不可能的。退一步讲,如果真的油性太足了,可以用洗洁精去油,洗个几秒钟就没有油了。油性足是指毛料质量好,料子质地看起来油润,如丝绸一般,不是真的做成笔了之后还会滴油。 凡事都有好坏两面,虽然这些东西是不对的,但也体现了大众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充满敬畏之心的,这也是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希望整个文房市场都能往好的方向发展吧。如果还有什么坊间传闻欢迎提问,我会用每个人都听得懂的话来给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