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诗词·杂记》
这本书也是在上次逛西西弗书店的时候买的,当时买它主要是因为看到里面有一段在写练字的事情,很想看看这些大家在写字一事上都有什么心得。
如标题所见,这本书由两部分构成,前面是弘一大师的诗词,后面是一些杂记。因为每首诗词后面几乎都记了时间,所以就可以看出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到更大年龄写的诗词有何不同,在对照我们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情景,颇有一种蜕变的趣味在里面。同时,也觉出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之感和人生如走夜路总是在漆黑中摸索试探之感。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有我这种感受。
杂记部分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非常平白,没有丝毫的矫饰之感。
里面有一篇在写断食,从营养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我是大大的不赞同的。咱们这一代人普遍受过良好的通识教育,都明白低血糖、胃酸过量、免疫力低下等情况,所以在做一些尝试的时候会更科学理性,这是我们较之前人更占优势的地方。我们才是集东西方文明、科学人文于一处的一批人,理应取得更好的果,才不枉费历史的这一番进步。
里面有一篇经传研习的文章写得颇好,对我们这种没有受到系统良好的经典教育的人来说,颇有一窥门径之感。写字一篇也写得极好,让人颇受启发,里面提到的《说文部首》、《格言联璧》等书我也及时买了,确实是一语受教。
书中有好几处错字,颇不称心。越是这种庄重周雅的书,越应该校对严密,一个错字就让人失望。
有兴趣的不妨一阅。

教训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身不移。
不知其不解而授之,是大愚也。知其不解而强授之,是欺人也。
《尔雅》为古辞典,为小学必读之书。读此再读古籍,自有左右逢源之乐。
汉儒治《易》喜言数,宋儒治《易》喜言理。
我在温州住得很久,差不多有十年光景。
“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现生优入圣贤之域,命终往生极乐之邦。
佛告诸比丘,凡扫地有五胜利——一者自心清净,二者令他心清净,三者诸天欢喜,四者植端正业,五者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终惜福,求名求利但须求己莫求人”
怎样尊重自己呢?就是自己时时想着我当做一个伟大的人,做一个了不起的人。比如我们想做一位清净的高僧吧,就拿《高僧传》来读,看他们怎样行,我也怎样行,所谓“彼既丈夫我亦尔”。
自尊是自己增进自己的德业,其中并没有一丝一毫看不起人的意思的。诸位万万不可以为自己是一个小孩子,是一个小和尚,一切不妨随便些;也不可说我是一个平常的出家人,哪里敢希望做高僧做大菩萨?凡事全在自己做去,能有高尚的志向,没有做不到的。
每天练习写字的时候,应该将篆书、大楷、中楷、小楷四个样子,都要多多地写与练习。如果没有时间,关于中楷可以略掉;至于其他的字样,是缺一不可的,且要多多的练习才对。
我对于发心学字的人,总是劝他们先由篆书学起。若不学篆书,不研究《说文》,对于字学及文字的起源就不能明白——简直可以说是不认得字啊!所以写字若由篆书入手,不但写字会进步,而且也很有兴味的。能写篆字以后,再学楷书,写字时一笔一画,也就不会写错的了。
《说文部首》,那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这部书很好,便于初学,如果要学写字的话,先研究这一部书最好。
再有一点须注意的是当我们写字的时候,切不可倚在桌上,须使腕高高地悬起来,才可以运用如意。
我想了又想,觉得想要写好字,还是要多多地练习,多看碑,多看帖才对,那就自然可以写得好了。
古语道: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银鞍白马度春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322 《自我突围》
- 321 《堂吉诃德》 (2人喜欢)
- 320 《双城记》 (1人喜欢)
- 319 《巴黎圣母院》
- 318 《嘉莉妹妹》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