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最好的理财方式是什么?
查看话题 >聊聊我的持仓逻辑
今年过去近半,回头看看,操作不少:加仓腾讯、洋河,买入小米、中概互联,清仓中国平安、格力,减仓万科。
本年,截止到今天,录得收益率:14%。(去年32%)
目前持仓占比:腾讯40%,洋河28%,万科12%,小米8%,中概互联6%,招商银行6%(四舍五入值)。
- 买入小米
对小米产生兴趣的起因来自生活。环顾我家,插线板是小米的,充电器是小米的,空气净化器是小米的,台灯是小米的,电饭煲也是小米的,不知不觉,小米产品已遍布家里各个角落。就连去年回家,带老妈去买手机,在华为和小米之间衡量一番,考虑性价比,最终还是选择了小米。
我买企业最看重的是生意模式和未来发展潜力。小米做手机时间也就几年,但产品定位清晰——以最好的硬件质量,最好的界面交互体验,但又最便宜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让那些买不起苹果手机的用户,能以便宜的价格,享受苹果手机般的高品质——这无疑切中了最广大群众的消费升级需求。
商业教科书里常说,高毛利的企业才是有竞争力的企业,从这点来看,小米似乎不符合好企业的定位。但企业作为生产者,始终是为了满足需求存在的,这才是企业存在的本质。那些高毛利率的企业,由于价格的天然门槛,始终只能满足少数人的需求。最广大人群的需求始终是——高品质,低价格。做大众市场才是小米追求的,所以小米用最好的品质、最低的价格提供给消费者。同时,效率也是小米最强调的,虽然毛利率不高,但运营周转率很高,企业最终也能赚到钱。我认为,这是企业与消费者共赢的最好的生意模式。
再说说小米的发展潜力。虽然我本人一直在消费降级,但是未来十年,社会的主流仍然是消费升级的主旋律,而智能家居则是我看好的一个分类。虽然也持有过格力,也看过美的,但智能家居领域内,我最看好的仍然是小米生态链企业。
一个是,小米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已在硬件领域屡战屡胜,颠覆了传统的硬件企业,改变了一个又一个小的制造产业,证明了其核心商业思路的正确性——以互联网赋能传统制造业。
二个是,智能家居的核心,智能二字,除了产品品质,更在于用户体验——你是不是智能,更在于用户的使用感受,用户觉得你是不是方便,是不是解决了他的痛点,是不是提供了超出期待的体验。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深信互联网公司对用户体验的思考比传统企业更深入(我也买过格力的便携烧水壶,实际体验并不够好)。
商业模式想清楚了,接下来就是价格的问题。去年下半年就想买了,但一直没等到合适的价格。一直到今年3月初,股市普跌,叠加小米被美国制裁的不利因素,小米终于被砸出黄金坑,我在24元就买入一部分,又在21元继续买入,持仓成本22.4元。可惜后来,小米很快就赢了官司,股价一路上扬,没有给我继续买入的机会。目前这笔交易,让我录得25%的收益。
- 加仓洋河
去年我就持有洋河,持仓成本123,不过那时对白酒不够了解,只买了300股,即使后来翻倍了,实际收益却不值一提。
今年年后,白酒走下神坛,洋河更是暴跌,从最高268跌到最低149。我大概从170+就开始加仓,160继续买,150继续买,虽然持仓成本拉高到153,但持仓数量也买到了我满意的位置。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白酒反弹,我的洋河最高反弹到237,虽然前天暴跌5个点,但今天又回到了234的位置,我的持仓收益有53%。要知道,洋河从绿到53%收益,也就短短2个月的时间。
为什么买洋河?首先,白酒的生意模式很好。是消费类,但又不像猪肉、乳制品等存在存货贬值的问题,白酒是越存越香,越存越值钱的。产品毛利率高,各家都有独特口味,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产品制造又依托于时间和空间(浓香类靠时间,酒窖越老高品质酒出产率越高;酱香类靠空间,有地域限制),不存在恶性竞争。白酒消费也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根植于文化的东西往往很难改变。也难怪这几年,基金经理热捧白酒,实在是很难找到比白酒更好的生意模式了。
不过,买白酒股票,我只推荐高端白酒,即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和洋河。也许还要算上汾酒?这支我没有研究,不过多评论。这也跟我前面提到的消费升级有关,现在人们喝酒的诉求就是,健康地喝酒,喝好酒,未来的趋势也会如此。低端白酒没有核心竞争力,只能打价格战,又会被高端白酒逐渐蚕食市场份额,生意模式不好,不值得持有。当然,我说不值得持有,不代表它不会涨,只是,它不符合我的选股审美。
而没有选茅五泸,却选择了洋河,最大的原因,还是估值。茅五泸都五六十倍市盈率了,洋河才30倍不到,企业也没那么差,果断买入。
- 加仓腾讯与买入中概互联
加仓腾讯与买入中概互联是同一个逻辑——即看好腾讯。看好腾讯的逻辑没有变化,我曾经发文写过:
我对腾讯仓位管理是40%,所以在达到仓位上限的情况下,我没再继续买入,而是选择了曲线救国——买入中概互联。
腾讯我分别在609、603和574都有加仓过,在我看来,600不到的腾讯,都不贵,是合理价格。
最近因为反垄断的影响,带崩了一批中概股,不止腾讯,美团和阿里的价格也很香,这就带着中概互联的基金到了低估区域。
虽然比起指数基金,我一向更青睐个股,但考虑到我对美团和阿里的了解都不够深入,但他们的股价又确实回撤到合理价位,所以还是买入了中概互联间接持有他们,也代表了我对整个互联网产业的长期看好。
- 清仓平安、格力,减仓万科
并非不再看好他们,也没有其他特别原因,纯粹是持股太多自己研究不过来,未来想专注在白酒和互联网领域研究,也因为我一直满仓,所以在洋河和腾讯出现买点时,只有通过清仓平安格力、减仓万科的方式,买入洋河与腾讯。
未来如果洋河、小米或者茅台出现买点,我将会继续清仓万科与招行,让自己的持仓进一步集中。
有小伙伴说想让我聊聊卖出逻辑,市场上也常听到一个观点: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父。我却不这样认为。
我买入一家企业,是想赚企业盈利的钱,而不是股价波动的钱,所以,除非出现过分高估的情况——那是市场强行送钱给我,我只能笑纳,其他情况能不卖就不卖。
所以,我没有仔细算过持股的具体卖点,只有个毛估估。比如洋河,准备等洋河上300元了,再仔细去算卖点也不迟。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公众号:
钱多事少生活指南
一起投资,一起慢慢生活
小叶翩翩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辞职三年,孤独让我更完整 (143人喜欢)
- 第4次十日内观,很痛苦,很欣喜 (32人喜欢)
- 2024总结:修行是生活的底气 (62人喜欢)
- 冈仁波齐转山,遇见真正的自我 (8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