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散文5.《登山》
《登山》
山不高,水也浅,在这暮春的微风里,似乎并没有特别之处。狭窄的弯道,会遇见普通的游人,拄着小杖,拎着音乐,谈笑风生。我们一行,也在他们一般的眼光里,走着自己的路,看着相同的景,谈着不同的事。
一路并不曾遇见参天古木,想必这里的山曾经被砍伐的很干脆。眼前的杂木虽然早已幽幽成荫,看年龄也只是二三十年的光景,唯一可爱之处,是长得整齐,像是一个教室的孩子一般。林间小路被精神抖擞的各种叶子从两侧夹裹着,孩子们随手摘着,并试图在各种形状的叶子中编制他们脑袋里的神秘故事。正是草和花最兴旺的季节,脚步被各色野花牵引着,嗅觉变得敏感和忙碌起来,好在舍了此处的景致,走上一段必能得到另一番惊喜,花有花的笑,草有草的歌。几个小时,走走停停,看石、看水、看蝴蝶,看蹦蹦跳跳的小孩。
本是平平常常是周日,本是普普通通的矮山,但想起这是唐末黄巢曾屯兵之处,眼前的山便是老山,湾便是旧湾,一代一代的坟茔早已无迹,然身旁的清水倒是年年留下印痕,它若有情,倒是能记下多少人的倒影。
唐末的春天,这里想必也开着相似的花,也踩出相同的路。山色本相近,人情更依依。山民们摘了槐花回家蒸饭,或许也会像今天一样在路边叫卖,总有人奔波在路上,总有人等在村口。只是我永远不懂的是,那个春天一转眼就消失了。我如果是那山崖上的一个巨石,当知道这片山中究竟变化了多少春秋,多少人物,又有多少喜怒哀乐。悲哀的是,我无法阻止他们的逝去,就像无法阻止风吹过林梢。
黄巢他们不见了。我也经过了这里,尽管在繁花似锦的春天,谁也留不住什么,普普通通的来,平平淡淡的去,山水依旧,后有登者也依旧。
2016年4月24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