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
又写了些东西放进去,超过两千字不给发动态了
每次一用标点符号,那些情绪和诗意,像漂浮在空中的黏稠的思绪就落在了地上,被断句和逻辑框起来,规规矩矩的趴下了。但是不用标点符号,除了我以外可能身边的人很艰难去阅读,其实我很希望不去追求是否有人理解我。我也想寻找和练习更好的表达方式。有时那样自言自语的状态也很折磨自己,混乱和模糊的像含沙的目光,我也总是看不清我自己,没有耐心面对自己和每一字每一句的琢磨。太快太热烈时容易什么也抓不住。
我似乎没有考虑到一件事情,就是大家对目光的注视。从前在我把自己蜷缩起来的时候,很不放松。都是敏感的状态,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内心坚强。在体会那些有坚定自我表达的人时总是内心涌起一股热烈的力量,在一次次被感动和自我认可中,想学习游泳那样学习呼吸那样想舒展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我真正去做发自内心渴望的事情时,投入这件事的快乐和专注,给予我学习的知识和研究的态度,这件事从目的上是纯粹的,即发自内心的冲动。这种冲动是对这件事的爱。为了他人的看法和目光去做一件事,也是纯粹的冲动,但是目的在于通过这件事获得爱或者说是他人的认可,如果是这样的目的这也许是他所说的“虚荣”。每个人的行为没有那么强的纯粹性,且是复杂丰富的、变化着的。但是从程度上区分“虚荣”和“专注”我想是可以从行为结果上判断的,即一个人的选择是否逻辑自洽,内心的选择和行为的相融性是最直接的表现之一,情绪中因他人而产生低落和焦虑不安的状态也是表现之一。
我对这个词开始产生魔幻的感觉,觉得十分不真切,但是这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又是确确实实真实存在的困扰个体内心的一种隐秘的情绪。自我认可的主体形象与客体形象之间的较量,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他常常如此疏离孤僻傲慢无礼,也许是因为他人的目光。其实他人目光能带来什么呢,爱还是认可。从解决路径来说,坚强很重要,爱自己认可自己很重要。这样才能爱他人。也许不需要爱他人,但是会让自己内心快乐起来。孤独会让人快乐吗,如果每个人面对孤独的习惯不同,也许有因为孤独而自由的快乐时刻,也有因为孤独而产生对爱的渴望的时刻。如果只有自己爱自己,没有任何其他人爱自己,这样能够健康的活下去吗?我觉得很难,需要非常坚强,需要强大的心理暗示来进行自我认可也许可以。什么叫爱呢?如果一个人对爱的感知很敏锐,是否能感受到更多的爱呢,这样也许可以说总是会被爱着的。也许我想安慰自己的是,感激我获得了文字和思考的爱,他们让我活下来了。感激我获得了那些人与人之间微弱的联系,在幻觉中获得了爱。但这种爱很快就会有不稳定的负面信号,时隐时现,有时会消失不见。
今天出去玩遇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叫了一个平时喜欢发表意见的学弟出来玩,他似乎是一个很关注意识形态和文字的人。然后大家玩的时候他在旁边打开了电脑开始拿出物理书学习,完全不参与不说话。我总是认为接受出来玩的信号,就要参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如果把与他人交流与互动的信号全部关闭,那出来玩的意义变成了一种旁观,他不是旁观而是一种逃离的态度,这仿佛是在否定参与这一行为的全部含义,他用学习这件事告诉我们他真正想做的事情是学习,并不是想和我们玩,那么这样的一个局面所包括的含义可以具有,我们的玩闹对于他而言是帮助他或者建立他学习的背景音乐,或者说正是因为他对我们的否定才支撑他能够进行学习,我们作为促进他学习的手段成立了。我们的互动为何能够变成促进他在我们的目光之中进行学习的手段呢?因为在我们的互动中他看到互动的无意义,他选择用践踏我们的互动来成就他对学习的崇拜和追求这种方式,来进行学习。他不仅没有尊重作为朋友对他的信任和兴趣,也没有作出回应。他甚至通过“学习”这一行为否定了我们的互动,也利用了我们的互动。他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傲慢与自大、自私与暴力是毋庸置疑的“不尊重”。
这是一种理解方式,还有一种理解方式是,我们对朋友的定义开始进行解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把他当作基于”无论他做什么都与我们无关,我们无所谓每个人的选择和参与状态”这个态度下的“朋友”,那么这个人与我们将没有任何情感上的关系,他想做什么都是可以的,那如果他用语言告诉我们“我学习我比你们更高贵”那么这可能会被界定成为一种伤害,但是行为本身没有语言,如何用语言和思维理解这一行为背后传达的意图呢?理解是自由的,每个人有权利对任何现象产生任何方式的理解。基于我有思考的权利,那么这种行为被我理解成一种自私和自大是合理的,因为行为产生了某种意义一定有其中符合逻辑的原因,如果信任我是一个有逻辑的人的话。每种行为所表达的含义都是直接的,如果这种含义被理解出来了,那就是自然的,生长在文化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能抗拒每个人内心世界对他的加工,但是既然产生了,就是真实的。
所以基于上述,我想说的是,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每个人都会对现象产生个体理解,可能产生暴力的,也可能产生批判的包容的都是有可能的。这个同学如果换成是在网吧学习,我其实没什么意见,因为网吧里的人和他不认识,没有作为朋友的关系连接,他在网吧做什么都不会有人在乎。而我叫他出来玩,也不是从陌生人堆里随便拉了一个人去了一个公共环境,而是作为认识的人邀请他来一个私密的基于朋友的个人环境中。我当然可以不把他当成朋友,那样我可以完全不叫他。我也可以叫了他之后,无论他做什么,我都在旁边观察,表示不在意和不关心的无所谓的态度。都是自由的。但是,问题是我叫他出来玩我真的想看一个人在我面前做出可以让我理解成不尊重他人行为的事情吗,我想没有人愿意看到伤害。我们能避免伤害吗?我们无法选择是否产生伤害,这都是自然的。我们喜欢看到人和人产生不愉快吗?从观察和了解,认识和研究对方的态度而言,我喜欢看到人的个性。但是从个人情感的角度,没有人会愿意平白无故受感受到不愉快的糟糕的情绪。这对他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我们应该极力避免和维护和谐的关系吗?是否会因此产生虚伪和冷漠?我想内心强大的契合的信任和相爱的朋友应该直言不讳。
居然写着写着写困了。早上要去找老师,继续改论文,明天答辩。我真的很不想搞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