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该开心还是难过?
笔者没有分手的经历,只能纸上谈兵一番。
多数情况,分手双方至少有一方是悲伤的。皆大欢喜的分手不是没有,但太少,笔者也不清楚他们是怎么想的。
分手该快乐还是悲伤,这不是别人能决定的。笔者建议你快乐,但你难过,笔者不能扭转你的心情。笔者不提倡“尽快走出来”的说辞,诚然这是一种关心,但感情是点滴积累起来的,破碎后也得一点点把残砖剩瓦搬走。一下就从过往中解脱出来,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难过,就落落大方地难过,付出了那么多美好的情感,却因为对方的离去而分崩离析。经历过悲伤的软弱,才能勇敢地站起来再去寻找爱。
“我错过了那么爱我的人,以后不会再幸福了”,真这么想的人,往往会找到幸福。幸福是靠自己努力取得的,如果错过一个人,幸福就消失了,笔者觉得这不是自暴自弃,就是天赋异禀,被上天选中了要去做别的事。
“我太作了,硬生生赶跑了自己爱的人”,这样的话笔者很是怀疑,真的爱,怎么会深深地伤害对方?
很多人不懂爱,却要去谈,把自私,操纵包装成爱。恋爱似乎是一项社会赋予的,必须要完成的作业,为了完成这份作业,不惜内心变态。
如果是自己的任性把感情推向破裂,伤心的时候就多反思,争取下次不要犯。如果屡谈屡犯,笔者建议不要恋爱,这是为别人着想;要不就找个同样任性的人,相互厮杀。
什么是爱,这个问题太过宽广。但起码有个前提,尊重对方。这听起来是废话,可惜很多人的恋爱,匪夷所思到没有这个原则。爱不是做奴隶,也不是享受被侍奉。爱到失去自我来证明真心,笔者总觉得万分恐怖,自我都没了,还有爱吗?
市面上爱的理论五花八门,总不及《圣经》里的这句: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回到分手快乐还是悲伤上。歌德老爷子一生敢爱,写下《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是他,耄耋之年爱上妙龄少女的也是他。他在爱情的挫败中痛苦,又落落地走出,用他的话来说:“只要你爱,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