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喜欢看电影胜过玩游戏以及游戏和毒品的关联
从功利上讲,人类所做的一切活动都是趋利避害。为什么我更愿意花一个小时看电影而不是玩游戏?因为同样时间,电影带来的快乐虽然比游戏少,但是更加持久,结束后留给人的更加积极的反馈。而游戏在段时间内虽给人强烈的刺激,过后却更多的是空虚和懊悔,除了继续去玩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当然我这里不是说严肃的艺术游戏)。我的大脑经过长时间的对比,更加愿意在电影上花费时间,因为这是一个收益更佳的投资。
在我看来,快乐和刺激密不可分。一切刺激都能使人快乐,至于悲伤则是感官、意识和道德判断的后果。刺激会使人疲惫,让人希望停止接收刺激,给神经一个放松的机会,这便是反馈机制。毒品的特征是什么?大概就是切断这个反馈机制,每个刺激都引向对更加强烈的刺激的向往,最终使系统走向崩溃。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有开端高潮结尾,这便是一个完整的反馈回路。很少会有人只痴迷看一本书或一部电影。 对于严肃作品来说,刺激也常常零散分布,好比吃饭时的调味品。可是游戏依赖的就是刺激本身。玩家不是为了获得美的享受或任何东西,只是为了娱乐。娱乐的唯一来源便是刺激。于是游戏有一关接一关的关卡,有精心设计的奖励和计分机制。不难发现,凡是破坏反馈机制的东西,大概都是人设计制造的。自然界没有毒品,也没有电子游戏。艺术作品师法自然,所以便给人健康的刺激反馈机制。
可是还是有无数的人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他们一方面享受着极大的快乐:游戏世界里源源不断的成就和奖励,一方面承受极大的痛苦:来自现实世界的压力和糟糕的环境。他们就好似一个天平,两端都承载着极大的重量,取下一端,整个系统就立即失衡。戒除的痛苦又是巨大而漫长的。到这个地步,游戏和毒品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