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来之前请做好准备
三胎政策出台,一片哗然,众说纷纭,有人提出女性的困境,有人提出男性的压力,也有人说这会缓解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严重等社会问题, 一个社会问题会有各种各样的解读,能看到这样多角度的担忧和想法,我觉得是一件特别好的事。
但其实,还有孩子,他们也是这个政策的主体。其实当说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我二舅,妈妈家有六个孩子,妈妈是老大,二舅是三孩,外公是个不怎么顾家也没什么责任心的人,他即不是合格的父亲更不是合格的丈夫,外婆18岁就跟他从江苏私奔来到新疆,她从小体弱,全家人都觉得她活不长,所以虽有个妹妹,但其实是被当成家里最小的孩子宠大的,那个年代,外婆一直到结婚都还不会做饭,她18岁就生下了我妈,一个在宠爱中长大的城里孩子,突然就溺在了这艰难的生活里,妈妈的幼年可想而知。
大舅出生的时候是受到过外公的宠爱的,这是妈妈说的,但其实也很合理,那个年代家里的第一个男孩子,一定是带着期待来到这世上的,大舅是个很聪明的人,相对于妈妈的横冲直撞,他心思要更慎密一些,也更懂得察言观色,外公的喜怒无常,外婆的多愁善感,他都读的懂,长大后,我也最怕大舅安慰我,他总是能抓住问题的重点,一句话就能把人说哭,特别能读懂人心,但越是这样内心纤细的人,越是尝过更多的人情冷暖,也更善于保护自己,所以现在的他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板着脸的老头,别人眼中他就是一个聪明且精明的商人,但其实在我眼里,他越老就越爱憎分明,还更容易伤春悲秋,小时候藏着的那些心思,年长了,就全都表露在面上,喜欢谁不喜欢谁都清楚明白的表现出来,再不隐藏了,反向成长,说的就是他了。
二舅是三孩,和妈妈相差7岁,和大舅相差5岁,外公外婆放弃式育儿在他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具体的状态无法想象,但是他从小就非常调皮,外婆和我们说起舅舅们的儿时趣事时,说的最多的就是二舅的精彩童年,外婆说常常会有邻居来家里告状,这证明二舅又在外面闯祸了。
二舅说自己是在忽略中长大的,所以他对父母没什么感情,反而和我妈妈更亲一些,他们总是有很多共同语言,二舅来我家的时候也显得特别自在,常常下厨给我们做好吃的。
他对他的父母如此,外公外婆对他的感情其实也是淡泊的,他们甚至 很少参与他的成长,因为他的调皮属性还对他充满了各种不信任,二舅后来去当了兵,有一次探亲回了家,走了之后,家里失窃了,丢了电视机,外公就报案了,直接说是二舅偷的,要警察去抓他,这次的事件,对二舅的打击非常大,大到到现在他都无法释怀,因为当时他正要转职业军人,可因为这件事,却没能成功,他非常爱军营,到现在和他最亲密的朋友也都是他的那帮战友,后来这个案子破了,是一个邻居家的儿子干的,他是个惯偷,在卖电视机的时候被警察抓了,那个时候电视机是家里非常贵重的东西,这个案子是被当大案处理的,虽然二舅是被冤枉的,但这件事依然成了他的污点,让他最终未能如愿成为一名职业军人,这些伤心、失望和怨恨就这样积蓄在他的内心,到现在都没有办法挥去。
二舅的内心住着一个缺爱的小孩,比起其它姊妹,他更在意周围人的眼光,更好面子一些,他和家人的关系无法和解,像是一根无法拔除的刺,扎在他的心里,无论如何都不能平息,他是全家被打骂最多的孩子,也是被打的最狠的孩子,他的叛逆仿若一根反骨坚挺的长在他的人生里,他常常说起过去,他所说的过去和外婆说的他的过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景象,我和妈妈也曾劝他放下,往前看,但这哪是一两句劝就能放下的呢?他的梦想在离他那么近的时候破碎了,而让这梦想破碎的是他的父亲,给予了他生命,可却没有给予他一丁点儿爱的那个人。
二舅经历大半生的蹉跎,终于遇到了二舅母,二舅母是一个非常温柔、冷静、内敛的人,这是我特别为他高兴的事,她能理解二舅的臭脾气 ,更能懂他爱他,二舅内心的那个小孩终于可以长大了。
有些人心里一直住着受伤的小孩,穷尽一生都无法成长,那个孩子被生生长出的坚硬外壳保护着,只有爱能将其融化,也只有爱能让他成长,二舅终于遇到了那个能让他内心的小孩子长大的人,尽管时间晚了一些,但爱能来就还不算晚。
身为三孩在出生的时候就与父母之前有着明显的距离,父母在用教育他的哥哥或姐姐的经验,教育他,看似经验丰富,但其实被忽略的地方也更多,毕竟他不仅被父母教育着,哥哥姐姐们在无形中也对他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现在的父母,在有了三个孩子的时候,压力会更大,三孩的家庭,老大可能已经上了小学或者初中,很可能正在经历人生的叛逆期,老二也在亦步亦趋需要被关注,他们更擅长察言观色,可能是家里的润滑剂,和事佬 ,而三孩跟在他们的身边,也可能粘在父母身边,他会是三个孩子里依赖心最强的那一个,但在哥哥姐姐们的影响下,他可能也是叛逆期来的最早的那一个。
孩子在幼儿阶段,尤其是3-4岁的时候是完全受情绪支配的,而且他们的情绪也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我在幼儿园工作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小班的小朋友哭,因为一个哭了就能带动周围的好几个小朋友一起哭,现场的混乱程度可想而知。在4岁之前是孩子亲密关系、安全感、情绪控制慢慢建立起来的时期,三孩在这一点上会经历比较大的挑战,一般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会与自己最亲近的人建立比较深厚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感是很难打破的,很多父母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里养育,他们在这个阶段便会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建立比较深厚的亲密感,之后和父母的关系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疏离感,就是这个原因。三孩可能建立的亲密关系会多一些,像二舅就和我妈妈的感情会深厚一些,因为小时候基本是我妈妈在带着他,但也因此二舅是很缺乏安全感的。
一碗水端平是很难做到的事,父母也都是普通人,做父母不需要资格证书,更不需要能力训练,但最基本的爱能和责任感是必须的,外公外婆明显也是不具备的,所以妈妈家里的六个孩子,内心都有些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甚至他们到现在也无法做到平息内心互相理解,姊妹之间经历了那么多苦难,互相之间的矛盾和怨怼却从未平息过。
我家只有我和弟弟两人,我的内心都有着很多被忽略的记忆,我的父母其实都是很有责任心的人,他们愿意为了我和弟弟付出他们的所有,只是他们也是初为人父人母,他们不会做父母,情绪控制方面也做的不好,所以我才会有觉得受到了伤害的记忆。更何况妈妈家里有六个孩子,他们每一个人成长中的磨难,在命运之海里挣扎与浮沉的故事都几乎能独立成书。
人的一生终是如此啊,我们来到这世上的时候,无论是一个意外,或者是在父母的期待中诞生,对于将要来到这世上的灵魂来说,无一不是无中生有,突然而然的,想起史铁生先生在《记忆与印象》一书中说:“生命的开端最是玄妙,完全的无中生有。好没影儿的忽然你就进入了一种情况,一种情况引出另一种情况,顺理成章天衣无缝,一来二去便连接出一个现实世界。”这是史铁生先生重病时写出的句子,他释义的这人生的开端再恰当不过,这些情况是父母、是姊妹,另一种情况是在这样的情况中成长起来的自己,由这些引出的世界,便顺理成章天衣无缝的成为了一个人的人生。
无论你经历了怎样的幼年、童年、少年、青年,都缘自于一场无中生有,突然而然,仿佛一场蝴蝶效应般,你便随着这命运之轮,氤氲开来,我的前半生,一直都希望自己要是没有被生出来就好了,这人生太苦了,我竟然想不出哪怕一件值得让我活下去的事, 我计划着自己的死亡,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被所有人遗忘然后默默的死去,就像自己从未来过一般。之后慢慢的与这命运和解,站在更高的地方来看待自己的一生,遥望命运蔓延开来的起点,我看到我的父母不知所措的面对着初来人世的我,我哭闹不止,一醒来就哭,本就是急性子的妈妈被我折磨的精疲力尽,她说她实在太累了,便把我狠狠的往沙发上一扔,我竟然就不哭了,她害怕极了,以为把我摔死了,结果我和她大眼瞪小眼的对看了很久,更神奇的是,我从此再也不哭闹了,一直到我长到两岁会走路了,不太串门的邻居都不知道我家有了小孩。
我就这样粘着这个初为人母的青年女人,慢慢的长大的,她曾是我最最亲密的人,我愿意为她付出一切,她脾气暴躁,控制欲强,我便习惯了察言观色,收起了自己本性中的倔强和固执,看起来内向又乖巧,终于长大了,我渴望远离她,但其实从未远离她,一个女人和母亲的关系就映射着她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我因为自己内心的沟壑经历蹉跎,也因为这些沟壑学习心理学,并且重新认识了她,达成和解的那一天,我才真正的长大了,兜兜转转,皆是一种情况决定了另一种情况。我因为她内心有了这些沟壑,也因为她而想要再活的久一点。
如果真的有命运之神,他还真是一个剧情大师,现在所有的心理学、教育学、育儿经验,其实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更健康的成长起来,有三个或以上孩子的家庭,一定会面临更多的考验与问题,如果都准备好了,我觉得并不是一件坏事了,但如果你毫无准备的就让这孩子来到这世上,他所要面临的成长的问题,则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希望这个世上不会再有像二舅那样的三孩,希望所有的三孩都是在父母的关注、爱与呵护中长大的,而不是被放养,或者以对待前两个孩子的经验草率而随意的应付了事,父母有父母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不要让你的问题,成为他需要用尽一生来对抗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