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纪行
因着离职换工作的缘故,多了几个无所事事的日子,恰好垂涎热干面及仰慕省博里众多文物日久,于是在临时起意而又蓄谋已久的周四定下了武汉三日游的行程。
DAY1
销品茂买茶颜悦色—湖北省博物馆—户部巷—汉口江滩

茶颜悦色大概是每一个奶茶爱好者想猎奇的吧,毕竟只能在长沙与武汉才能喝到,尽管可能如大家所说不过是营销的结果,尽管在工作日也需排队一小时以上......所以,我还是耐心地等待了一个小时,且为不辜负这宝贵的等待时间,在纠结中选择了“幽兰拿铁”与“抹茶菩提”,奶茶到手赶紧提溜着兴冲冲往外跑,试图搭配热干面食用,却误入旁边的古玩城,愣是未找到一家面店,直至半小时后寻觅到一家小馆子,而奶茶上的奶油早已坍塌,虽不影响食用但影响拍照......
饥肠辘辘的我,点了一碗热干面一碗蛋酒。咸香热辣的面条,芝麻酱多,很是合胃,奶茶中咸甜的奶油及颗粒感强烈的坚果意外地合拍,只是此时的蛋酒却显得有点多余。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将晚上的晚饭预算量也完成,直至夜深躺在床上胃也是满的。
吃完中晚饭,赶到省博已然两点。曾侯乙编钟及各色青铜器令人震撼,越王勾践剑精美而小巧,早期冷兵器时代的物件真令人赞叹到想据为己有。四点半博物馆准时清场,于是匆匆一过最后的近现代展馆,瞥见一楼的文创产品区,看到了越王勾践剑及甬钟,作为青铜爱好者的我狂喜,2019年在兰州市博物馆放弃了铜奔马文创而后悔的我为了不再后悔斥巨资75买下了越王勾践剑书签(50)和甬钟挂件(25)。虽然越王勾践剑书签并不好看且与实物差别太远,但还是出于对越王勾践剑本剑的热爱买下了。





旅游时,尽管我们知道有些地方去了会后悔,可是不去会更后悔,这就叫见了黄河才死心,撞了南墙才回头,以及总是需要一些东西来后悔的,户部巷及昙华林就属于此类。
去户部巷时,刚巧碰上武汉的晚高峰,于是在晃晃悠悠的公交车上,漫不经心的我一抬头看见了武汉大学,才恍然想起,这是Y的学校,原来这座城市承载了一个人的喜怒哀乐,这一条条街道可能留下一个人或忙碌或清闲的身影,而那个人曾经与我距离那么近,而今却又分道扬镳。这座城,与我终究是没有任何瓜葛......
大概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条“户部巷”吧,在北京叫南铜锣巷,南京叫夫子庙,在扬州叫东关街,索然无味。所幸在路上遇到黄鹤楼的最佳拍摄角度,遇见首义广场的音乐喷泉。从七点开始,持续二十分钟的音乐喷泉秀开始了,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前的巨大广场上,五光十色的灯光搭配着喷涌的水柱,随同音乐的节奏不停呈现出各类队形,烟雾缭绕,与远处的黄鹤楼遥遥相望,如梦如幻。绕到辛亥革命博物馆后面,发现也是一排排或大或小的喷泉有规律地喷洒着,好像是为了不厚前薄后,这座城市,着实有点可爱。


如果说首义广场上的音乐喷泉是我在武汉遇见的第一个惊喜的话,那么汉阳江滩则是我遇见的第二个惊喜。凉凉江风,长长堤坝,以及因涨水而被半淹的江岸,那一排在水中随风飞扬着枝条的树木好像一个个潇洒飘逸的风流名士。而消遣散步的人们呢,或坐在江边,或脱了鞋在江边肆意嬉戏,或在水里的石凳上岁月静好......这才是真的江滩。南京也靠长江,只不过在长江边筑起高高的堤坝,或以栏杆将人们与江水隔离,而能与水接触的地方只有在偏僻且布满礁石的地方。当然也不能说南京的做法不好,两座城市的做法更像是两位作风完全不同的家长,武汉属于放养式,爱咋玩咋玩,而南京属于圈养式,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孩子......而我更偏爱放养式,毕竟“放荡不羁爱自由”,这江滩我可以逛一辈子......
流连于汉阳江滩,直至深夜,直至用完充电宝的电,直至手机只剩下百分之二十的电,于是骑上自行车飞奔,因为订的是青旅,手机没电就找不到地儿了。一直以来都是习惯住青旅的,既便宜又可结交朋友。大概是年纪大了的缘故,隔壁房间的小伙伴十二点以后才姗姗归来且欢谈不止,同房间住客不断,本就睡眠不好的我即使奔波了一天也在一点以后才慢慢入睡,甚是无奈。


DAY 2
蔡林记—晴川阁—武汉长江大桥—轮渡—鹦鹉洲—武汉市博物馆
早餐打卡蔡林记,热干面、豆皮,以及门口小摊的水煎包。三份碳水炸弹也提前把我午饭的空间给占了。一直很好奇,那些美食博主真的胃口到底是有多大,能不停地转换场次,因为于我而言,一旦吃饱见到任何食物都是犯恶心的。

打卡晴川阁与鹦鹉洲,完全是因为崔颢那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虽然晴川阁明朝才建,虽然鹦鹉洲早已不存......晴川阁实际就是禹的纪念馆,可上铁门关,可远眺长江大桥,可揽江胜,亦可凹造型。下了晴川阁,沿江走到长江大桥,花三元钱乘电梯上去,然后走过大桥,试图在对岸抓拍黄鹤楼的身影(发现角度不佳),于是再花三元下去。与南京长江大桥相比,武汉长江大桥桥面上的建筑及路灯稍逊一筹,但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风格却较南京长江大桥更具特色与风格,总之各有千秋,需得慢品。在武昌那头的桥头堡下去,有一个关于长江大桥的展览馆,值得一看。在桥头堡旁边的广场上,遇见三五成群为路人剪发的小伙子,一问才知道是义剪,真是一座可爱的城市。


下一站是鹦鹉洲,地图上只能搜到鹦鹉洲汉阳桥梁主题公园,且在对岸,于是在武昌中华路2号码头乘坐大禹神话园专航前往汉阳晴川码头,10块钱,传说中的两块钱是前往集家嘴,当时的我还闷闷不乐,明明晴川阁更近为啥还更贵,直到看到了轮船才恍然大悟,毕竟是豪华敞篷的,贵是当然的。而南京与武汉截然不同的风格在轮渡上也可见一斑,南京的轮渡是完全封闭式的,仅开着几个窗户,想欣赏江景、日落只能第一时间冲上去抢占最优位置,否则只能挤在人群中透过人群的缝隙死命地瞄。

从晴川阁到鹦鹉洲2公里左右,骑个自行车便到,公园无甚看点,倒是通体红色的鹦鹉洲大桥蔚为壮观,站在桥上江风大作不止,想必冬天无人想来吧。


接着是武汉市博物馆,其实看过省博再去市博有些“小巫见大巫”之感,只是作为一个伪历史爱好者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参观机会的,虽然两个小时也只是匆匆一瞥,倒是抓紧去见了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虽然在省博已见过),多多益善。

晚上本想打卡B站某up主吃过的某卤菜馆,无奈兜兜转转走了半小时才发现排了六七米的队,疲惫至极的我已然没有这个精力,于是在路边买了些卤菜,又回到了蔡林记,点了一碗鲜鱼糊粉及面窝,没啥感觉,虽然爱吃粉,但是黏黏乎乎的粉还是不太能接受。


晚上入住某便宜宾馆,睡得倒也安稳。
DAY 3
昙华林—粮道街
打算中午返程的我对这两个景点也没抱什么希望,可能昙华林正在整修吧,到处都是施工队,暂时没啥看点。粮道街严格意义上来说不属于一个景点,而属于美食街,各色小吃很多,排队也不少,然而早上吃完面条的我根本就吃不下,于是选择了一家排队最长的店买了几个气水包,不愧是莲藕的故乡,莲藕馅清香甘甜,只怪当时买少了......秋天一定要过来喝莲藕汤。


写在最后
两天的时间,虽然够我打卡大部分景点,却远远不够对武汉做一个深入了解,所以写下的这些流水账总是有挂一漏万之嫌。就比如有限的胃还未曾尝尽各色美食,还没有仔细漫步于汉江街头,还没有在江滩吹够江风,还未领略东湖骑行的惬意......
初见武汉,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地铁了,武汉的地铁大概是在我走过的城市里边最人性化的吧,基本每个出入口都配备了电扶梯,这对于我等疲惫而又懒惰的旅人来说是莫大的福音;此外地铁内部配备了那种自助饮水设备,渴了只需低下头摁下按钮便可解渴。
然后就是省博,古国之重器,让人流连忘返,是可以不断踏足之地,哦对了,即使是工作日参观也需提前一两天预约,这大概是我这大半辈子干的为数不多的明智做法之一了。
再就是江滩,汉阳江滩、汉江江滩、武昌江滩、鹦鹉洲江滩......可以去江水亲密接触的江滩多得令人羡慕。
武汉,是一座很可爱的城!